大家好,关于tiktok最后进展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如何看待「抖音海外版TikTok登上美图App Store榜单第一名」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微信禁令最新进展:民众可照常使用,但禁令未被撤销
法官对用户焦虑“深表同情”,但要等美政府正式措施出台再决定是否阻止微信禁令实施。
——
文|杜晨编辑|VickyXiao
8月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两项总统令,分别要求在45天后在美国对微信和TikTok两款中国公司开发的应用进行限制交易。总统令对“交易”一词没有清晰定义,引发在美微信用户普遍担忧:不会连使用微信都违法吧?
随着最后期限临近,最新消息传来,美国当地时间9月16日,美国司法部致信称:在美国的微信用户,出于用于个人和商业目的,继续下载和使用微信,将不会承担法律责任。
但是,有了这封出自司法部的免责信,是不是代表“微信禁令”这件事就得到了根本性的解决呢?
并非如此。
免责信:只是阶段性胜利
8月禁令刚发出不久,一些在美华人律师就注册了非营利机构“美国微信用户联合会”(简称美微联会或USWUA),并募集资金向美国政府发起了诉讼。
上述司法部致信,就是作为案件相关方的美国司法部,对相关律师及美微联会的回复,明确了在美国的微信用户,出于用于个人和商业目的,继续下载和使用微信,将不会承担法律责任。
这封信的公开日期,是本案的第一场法庭听证会召开的前一天。美微联会方面就此指出,这是司法部迫于诉讼压力不得不做出的让步。
代理司法副部长杰弗里·克拉克在信中表示,美国政府目前不对微信的任何活动进行限制:
司法部的表态的实际意思是:原则上,用户正常下载和把微信当做沟通工具来使用,是不会被定义为“交易”的,也就无须担心违抗总统令。
这封信为围绕整个微信禁令事件的讨论,起到了重要的澄清效果。美微联会方面表示,这是起诉美国政府以来取得的一个重大的阶段性胜利。
不过美微联会也指出,尽管这封信比总统令有明显进步,但仍然没有给用户提供足够的保护。
总的来说,这封信来自司法部,而司法部只是案件相关方,并非被告方。司法部可以做出它在此案中的表态,但这封信没有得到特朗普或商务部长WilburRoss的签字,仍然是司法部做出空头承诺——原则上,司法部没有办法保证特朗普也是一样想的,商务部长对“交易”的定义是和司法部一致的。
美微联会认为,这封信并没有填补总统令本身的模糊性和违反宪法的缺陷,其法律效力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可靠。
首场听证会:周日见分晓
9月17日,本案的第一场听证会如期召开,听证主要围绕美微联会方提出的一项动议展开。该动议要求法官阻止美国商务部等相关部门实施对微信的封杀,并且在禁令对“交易”做出正式定义后的60天内,免除任何违抗命令的用户的刑事和民事责任。
美微联会聘请的律师在庭上直言:总统令的真实目的并非解决微信可能存在的所谓“国家安全”担忧,而是来转移公众对于其防控新冠疫情失职的注意力。
“白宫甚至没有要求政府雇员禁止使用微信。(微信)对于他们来说根本不是一个真的问题。”律师表示。
目前美国疫情仍未消退,在美华人居家隔离和维持社交距离,对使用微信在中美之间保持沟通的依赖更加强烈。律师指出,如果封杀微信,数百万在美华人将会失去他们维持社交距离以及和朋友家人保持沟通的重要工具。
美微联会的律师认为,除了私人联络之外,微信还是在美华人用来经营企业、阅读新闻、表达自己等的重要工具。总统令对微信的潜在封杀,是一次预先设定的言论压制:“如果不下达裁决的话,数百万在美华人的身体健康和宪法权益都将继续受到损害。”
微信禁令的倒计时是45天,很多其他通过总统令方法实施的政策甚至是即宣布即生效,完全不给利益收到损害的方面提前表达反对意见的机会。美微联会的律师就此指出,如果法官能够下达判决,对于未来行政机关宣布类似不切实际、严重侵害人们宪法权利的法规政策,都能起到规劝作用。
美国政府的律师则表示,原告的论点立不住,主要在于在美用户对于微信的依赖,只是一种偏好(preference),而非绝对需要,比如在总统令宣布后,很多在美华人在微信可能被封的恐慌之下,也在注册和使用其他社交软件,这一情况也得到了很多媒体报道。
被告指出,在这样的前提下,原告的论点构不成下达判决的要素。
法官LaurelBeeler表示,对于在美微信用户的焦虑“深表同情”,特别是考虑疫情的存在:“我对那些可能受到影响的用户的焦虑深表同情。我们都知道这些人的存在,也清楚人们想要在世界的某些地方做生意和维持私人联系,需要这样的应用。”
听证会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就结束了。法官并没有下达对任何一方有利或不利的裁决,在听证期间对原告的大部分表述也没有明确表达支持,甚至对原告提出的总统令越权(ultravires)指控具体有何所指表达了很大的疑惑。
法官也表示,总统令说45天实施,就按照9月20号周日来看,仍有三天的时间。最核心的问题在于,法官不能对一项还没有正式宣布,不知道具体内容的政策(也即商务部对微信正式的“交易”禁令)提前下达限制令。
“我不是很想(notverypassionateabout)这么早就给你一个答案。”法官在庭上表示。
硅星人:(ID:guixingren123)
从科技到文化,从深度到段子,硅星人为你讲述关于硅谷的一切。
如何看待「抖音海外版TikTok登上美图App Store榜单第一名」
月狐数据公布了2022年第二季度最受喜爱App排名榜,吸引了不少网友注意。据悉,该榜单以季度平均日度活跃用户数量来计算排名,还是具备很高的参考价值的。当然了,实际上我们是否喜欢一款App,主要是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而定,所以这份榜单的排名并不用太过较真。
根据榜单显示,其中最受用户喜爱App排行榜第一名是微信,其季均日活超过了7.09亿人,可以说差不多有一半的中国人每天都会使用微信。不过,这也并不难理解,毕竟现在的微信不单单是人们的交流通讯工具,同时还是集支付、出行以及服务于一体的App,受众非常广泛。
而第二名则被短视频App抖音占据,其季均日活超过了3.7亿人。目前,抖音可以说是短视频方面最成功的作品之一,其海外版TikTok也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取得了成功,可以说是中国App出海的代表。此外,淘宝和拼多多两大购物类APP则分别位居第三、第四名。
而第五到第十名则依次是快手急速版、微博、百度、美团、今日头条、京东,季均日活主要在2.3亿到9000万人之间。
我的年终总结:无所事事和严重内耗中,2022只剩下20天了,比照着年初的Flag勉强做一下总结,看看这虚度的一年到底剩下些什么。
年初,给自己了三个年度关键词--极简(精神极简,物尽其用)、专注(一心不二用)、积累(积跬步,至千里)。“极简--物尽其用”的部分做得是极好的。2021年11月开始的不入新衣计划丝滑地进行了一年零两个月,丝毫没有停止的迹象,已经成为自己非常喜欢的习惯了。即使陪着家人逛街买衣服时,也没有强烈地想要给自己添置一缕一线的欲望。间歇式的物品极简,或卖二手,或捐衣物,或存货空瓶,家里的物件儿越来越少,自己也从这些间或为之的事情中得到了很多安慰,这许是顺利挺过这操蛋的一年的最后的力量了。“精神极简”的部分相当不堪。精神从年初就陷入了泥沼,该当不惑的年纪却不像从前那般笃定勇猛,眼里只有目标和披荆斩棘,想要的从无犹疑,不想要的绝不留恋,精神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愈来愈繁乱,心理内耗几乎杀死了所有时间。书倒是读了几本,精神却越发迷乱。另两个年度关键词完全是负进展,自欺欺人地讲一句:清空是为了彻底吸收,收回的拳头是为了更好地打出去。假装这一年没那么荒废。
这一年,宝贝顺利进入初中学段逐渐有了自己的节奏,老母亲也投入了更多的精力时间陪伴辅导,并没有出现鸡飞狗跳,反而越发地母慈子孝;财务状态随着物质极简进展变好,除了大环境影响投资亏了几万米,年初的财务目标完美达成;注册了自己的小公司,虽然没有实际开展业务,但也稍稍体验了一下打工与创业的本质差别;上班这件事情已经到头儿了,无非是啥时候一拍两散而已;Fire计划也开了个头儿,就差哪天最后一哆嗦了。
好吧,这一年实在没啥好写的了,就这样吧。
浙江大学国际商务考研经验
本科就读于杭州某不知名学院(doge),本专业考研,二战上岸。一战二战选择的都是浙江大学的国际商务专业。
初试分数411,比一战提高了50+分,最终排名11/16上岸。
现在考研圈子各个科目真的有太多不同的老师和机构了,乱花渐欲迷人眼,大家也没必要太焦虑妄图去寻找一个最有用最完美的方法,有时候最笨的方法往往也是最正确的方法。整个考研过程的时间线大体来说是:因为大三上学期还有一些课程,所以3月开始只学习了数学,6/7月份开始认真学习其他科目,下面我分科目进行仔细介绍~
择校的准备
在准备复习之前,我就上知乎和其他网站浏览了许多考研相关的帖子,了解了一些关于考研的基础信息(包括考研的流程,专硕学硕的区别等等……)
之后我在研招网上挑选了一些我比较喜欢的学校浏览了它们学校的研究生网站,查询了公开的资料,比如每年招多少人,报录比(一些学校没有),复试的名单和分数情况等等。就我而言,择校需要考虑以下两点:
1、意愿
城市:你可以先考虑自己想在哪个城市读研(大概率是你想继续发展的城市),我当时的想法是想在南方,特别是江浙沪这一带,如果能留在杭州是最好不过了。
学校:对我个人而言,学校可能是我比专业更加注重的因素。一开始我就确定了要考985、211院校的想法,如果能有机会在顶尖院校求学那是最好了。比起两财一贸,我更倾向于综合性的大学,当时重点关注了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河海大学等等(有点儿多哈哈)。
2、能力
专业选择:我自知自己数学不是特别好,所以当时也考虑了不考数学的一些跨专业学科。但是不考数学的专业由于分数区分度不是很大,竞争也是非常激烈,再加上没有特别适合的专业选择,最终也是放弃了这个想法。在数学三和396经济联考的选择上呢,我不太喜欢396的考试形式,抱着自己数学还能抢救的想法,主要考虑考察数三的学校。
当然,在正式复习专业课之前,甚至对统考的同学来讲,学校不用过早确定,而且在后续复习阶段,你的选择也可能会不停摇摆。可以把目标院校分为几档,依据自己的复习情况再做决定。
初试复习经验
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
专业课我复习了两年,还是有很多经验和自己的见解的,浙大的专业课不算难,给分也高,参考书目只有两本书,考察更偏向于记忆和背诵。其中国际贸易部分的内容比较多。
-推荐资料:
两本参考书目,学长学姐高分笔记(或者自己的笔记)
国际商务,马述忠版
国际商务新进展(第二版)
第一阶段:首先是知识积累阶段,也就是进行背诵之前,七月份之前。这是我进行知识积累阶段,进行笔记的整理和知识体系的构建。这个过程大概需要三个星期,因为浙大国际商务的专业知识其实不是特别的多。也就是说六月份是知识的积累期。
第二阶段:然后是知识的背诵与补充阶段。因为我本科就是国际商务专业的,所以我会在学姐传授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一些知识的补充,大概占到了总体知识的2—3成,这还是比较不容忽视的一部分。而且我整理的一些知识也确实在最后的考试中有考到的情况。这个阶段持续的时间最长,也是最痛苦的阶段,因为要不断的进行重复的记忆。这个是我在八月份的计划表,基本上就是每天背诵一个章节。每天背诵的时间大概是两个小时左右,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背了就忘,当时一度认为自己的记忆力有问题…但是好在坚持了下来,重复背诵了大概是3遍之后,就开始进行整体框架的梳理,就会发现国际商务的专业的知识,前后连接十分的紧密。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我会对一些理解不太懂得点,找自己的本科的一些专业的教材来进行梳理,这对我的背诵和理解也有很大的帮助。这个阶段大概会到十月末。
第三阶段:就是冲刺阶段。十一月初,在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就是会每个星期找一个时间来进行整体的模拟,来找出自己在考场上的不足。这个时候我还是没有停止对于专业课背诵,大概会每天背诵两个章节,如果太累或者章节知识点的话,可能只是背诵一个章节。背诵这种东西千万不能有很长时间的间隔,可以一两天不背,但是太长时间不背的话,就会让自己的框架散架。然后就是十一月中旬,我会有意的收集一些专业的热点问题,因为现在浙江大学国际商务专业的一些考试的趋势就是进行一些热点问题的考察,这对我们来说相当的重要。
热点问题:
还有就是需要找一些热点的话题,其实今年国商出题融合了很多热点,但是今年专业课给分普遍很高,所以这个区分度也不太大。
大家主要是要关注一下浙大国际商务专业的导师的一些论文,特别是马老师的论文。比如今年的新冠疫情、跨境电商和数字贸易等。然后关注热点,比如华为和tiktok在海外封禁的事件、RCEP协议等等,将这些热点问题融合你的专业课储备,再结合一些具体的做法记到专业课的笔记本上。这个在复试阶段也大有用处。
-时间建议:
5-6浏览精读课本,做框架
7-9做框架,理解课本,整理笔记,开始背诵
10-11反复背诵,准备热点问题
12依旧是背诵,掐表做几次全套真题
英语一82分
对于英语来说,其实我英语基础还可以,但太久不练习,导致单词阅读什么的比较差所以最后拿到81分还是比较满意的
首先买的唐迟阅读的逻辑和田静的语法长难句这两本书,但是都成功地闲置了。其中唐迟这本书全都是真题的解析,在前期我还没有自己做过真题的情况下,我不是太想提前知道答案所以就一直没看,后期也觉得没必要看了。语法的话我也是没有进行系统的学习,我觉得可能认识单词比较重要一点点。
然后真题是98—09年的一共刷了两遍,10—21年的一共刷了三遍,每次都可以记录一下自己的分数,但我觉得只刷真题对我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还写了以下的一些练习(也有人会说不要写练习题,这个就看自己了)主要是保证阅读一些新的内容,毕竟真正考试的时候肯定没有读过嘛。
最后作文的话主要就是自己根据往年真题整理一些话题,另外内容很重要,但是我觉得练字其实是很能加分的,我在作文部分也是得到了不错的分数
复习核心:
英语核心就是抓好单词和阅读这两块。
背单词:一战我是用红宝书背,感觉词汇差不多,我没用软件背诵,主要是爱玩手机,自制力差的你碰了手机根本停不下来。
阅读:最重要的就是阅读,做阅读的话最基础的就是单词的积累,只有看得懂你才会做题,但是你也不用要求每个词你都知道,通篇能理解在讲什么就是好的。关于一些技巧方面强烈推荐唐迟的阅读课,阅读的本质是逻辑。另外,刷真题阅读即可。
作文:作文其实是我准备的蛮痛苦的一个模块,写作文无话可说是最痛苦的。最好遵循前期输入,后期输出模式。由于我磨磨蹭蹭没准备输入,后期输出非常痛苦。如果不求高分,准备小作文模板,大作文第一段和最后一段模板,积累各话题词句就行。作文各个话题积累一些内容和表述这些内容的好词好句。
新题型完形翻译:这几个模块主要刷真题,不用花费太多的时间。新题型可以看一下陈正康的视频,其他不需要。
时间建议:
3-9背单词、阅读,如果有时间可以积累一些作文的内容。
10-12进行新题型完形翻译的训练。最后是掐时间做全套真题。
政治——72分
政治两年的分数都比较稳定,最后也得到一个不会给初试拖后腿的分数。政治的复习真得不用着急,是一门投入少收获多的课程,可以在后期开始,把省下的时间更多的用在数学和专业课上。
推荐资料:
徐涛强化课视频,徐涛核心考案,徐涛冲刺背诵笔记,肖秀荣1000题,肖4肖8。
复习核心:
选择题!选择题!选择题就是政治复习的重中之重!可以通过反复疯狂刷1000题巩固提高。
主观题等肖4出来了背就完事儿了,我主观题就只背了肖四(四套卷大概60道题,热点几乎都会包括在内),最后成绩也还可以。配合带背更有效率。
时间建议:
7-10
看徐涛强化课视频,配合核心考案,但是用冲刺背诵手册(小黄书)做笔记(就是相当于小黄书是你的笔记本,因为上面有很多总结性的结论)。这时候可以配合肖老的1000题刷题,注意别把答案写在书上,专门拿一些纸记录答案,再在书上做个错题的记号)
大概学完一章做一章,最重要的就是1000题反复刷,然后自己不清楚的,混淆的,或者没有在意的知识点,记到小黄书上和自己的笔记本上。
11-12
刷肖4肖8的选择题,大概刷了两遍,如果还有空余时间之后就是刷其他老师的预测卷选择题,分数不重要,查漏补缺看自己错的地方。
后期疯狂背肖4主观题。
数学——117
⑴寒假前两个月到寒假。我课比较少,每天都会抽两个小时来学一下数学。用的是汤家凤的高数讲义,听的汤家凤的网课,跟着汤记笔记,一张一张的写。
⑵寒假回来。由于寒假什么也没学,都快忘干净了。自己花了两周重新学高数讲义。然后接着听汤的课。这个时候也买了1800题,做了高数部分基础题。
⑶三月、四月、五月。买了李正元的书,高数部分真的很好,由于用汤打过了基础,我就开始啃这本李正元的书。这时候我开始制定每周计划。我会每天都进行复习之前学过的。我记得花了不到两个月,学完了第一遍。这本书题量很大,没再做习题册。第一遍高数啃完做张宇1000题,惨不忍睹,硬着头皮做了80%。
⑷六月。啃第二遍李正元。这一次看的很粗,只是把标记的之前错过的题看了一下。由于要准备考试,所以每天学数学的时间,由五六个小时减少到了两三个小时。并且开始用李永乐的线代讲义。
⑸七月、八月。天气很热,我从图书馆搬到了教室。每天早晨七点半开始到十一点半或者十二点,前两个小时看张宇闭关修炼,后两个小时做题。然后下午四点多到五点多看闭关修炼的线代。线代比高数要少,看闭关修炼线代的同时,我还会看李永乐的线代讲义。主要是看李永乐的线代讲义。差不多八月初结束了线代,但是高数还没学完,我接着开始学概率论。概率论刚开始学,太难了,尤其是分布函数那一章。我把张宇、李正元的都刷了好几遍。
⑹九月。我开始做真题,往年八几年九几年的真题,做的不行。当时很迷茫,学了这么多,怎么做题还是不行。我就觉得自己基础不行,我就把李正元的高数再次拿出来认认真真的看。我留给数学的时间很多,所以看完自己计划的高数,还会再看张宇线代和概率论。
⑺十月、十一月。开始不断做真题,基本每两天一套,做完整理。不做真题我就学李永乐的线代和张宇的概率论。真题最后留了两套。国庆的时候花了十多天做了660题。
⑻十一月、十二月。模拟题开始做,李正元的、李永乐的、张宇的、合工大超越、共创等等。心得:我学数学有个缺点看的很快,但是记不住,我就是靠遍数堆上去的,这些书我都看了好几遍,也做了好几遍。买的书也很多,现在想想大可不必,专精深即可。
推荐材料:
武忠祥高数视频,李永乐线性代数视频,学长笔记,660,330,张宇1000题,张宇真题大全解,李林4+6预测卷。我数学复习笔记,整体很有逻辑归类也比较清晰,在数学复习期间帮助了我很多。
复习作息表
学习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每个人能专注复习的时间是有限的,劳逸结合才是科学的方法,效率比时间来的重要。我一般采取做六休一的方法,后期是每星期放一个半天的假,当然每个月也会主动被动的参加一些聚餐活动,让自己紧张的情绪放松下来。
平时的一天我一般是这样计划的:
7:00左右起床
7:00-8:00洗漱、早饭
8:00-11:45数学➕英语
11:45-12:30吃饭
12:30-13:30午休,睡一会儿
13:30-17:30英语复习和专业课复习
17:30-18:30晚饭,散步一会儿
18:30-22:00政治➕英语复习
22:00-23:30洗澡,玩手机,准备睡觉
仅供参考啊,我自己也无法完全按照这个来的,完美的作息是不存在滴:p
写在后面,一些心里话
我觉得考研更多的真得是考察一个人耐得住寂寞的能力,比起学习掌握考研的知识,更难是怎么坐在那里认认真真的学习,学到实处而不是假学习。学习的知识说到底是没有那么难的,我们并不是学到每门都要满分的程度,但是考研就是要考察你在一定的时间内掌握知识的能力,这里面包括了搜集信息的能力,计划安排的能力,学习能力,自控能力,管理情绪的能力等等。
复习是比较辛苦的,我经常会在老子天下第一和我就是个弟弟两种心态中反复摇摆。不自信的心态贯穿我整个考研阶段,直到9,10月份我都有考虑要不要换一个学校的问题;还有学数学学到崩溃,觉得自己啥也不会,真题一团糟的阶段。悄悄告诉你,没有人不焦虑,而要考得学校越好,这份焦虑和压力就会越大。大家都在掩饰自己的脆弱,你要做的就是坚持坚持再坚持,如果是现在,我一定会走到过去的自己身边,告诉她,你做的每一道题,你背得每一遍书,你到考试前坚持复习的最后一秒,都很有用,因为你始终没有放弃,所以你最后真的会得到想要的结果。就算是调剂,就算是失败,我也不会放弃我的人生的,因为人生很长,不在于走的这几步,而在于走的每一步!
大学生如何做到自律
很多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就会沉溺于自己的舒适区,那么大学生如何做到自律呢?我将分享自己的经验:学习方面:我们专业从大一就开始上早自习,一直要上到大二结束,不得不说,刚开始内心很抗拒,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后,很感激学校的这个规定!一日之计在于晨,利用好早上的时间,真的可以学习很多知识。就我学的专业而言(英语非师范),我们需要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全面发展,因此,可以利用早上的时间,打下很好的基础。具体方法如下:1:每天记一定数量的单词,根据自己的能力来定,利用单词软件,在语境中学习单词。2:练习听力:听voa慢速英语,主要是听新闻方面的听力,有利于提升四六级的听力水平。3:背词条:大家都知道,四六级要考翻译,因此,背词条是必不可少的,否则,考试的时候,那些专用词语你是摸不着头脑的。还有利于写作能力的提升。4:早上还可以听听音乐,给你带来一天的好心情。
当然,大学里面也有很多时候是无课的,千万千万记住,少在宿舍躺尸,珍惜每一刻时光,要好好学习,好好提升自己!学生时代,有很多资源都是难得的,比如图书馆的书,出身社会了,很少有这种免费的书籍借给你的,因此,要好好利用这些资源!图书馆不只是在期末的时候才会派上用场的。平时,除了去图书馆做作业,也一定一定要去借书来看,毕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真的可以提升自己的价值观。总之,学习方面,一定要自觉,要多去图书馆,上课要认真听讲。生活方面:1: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周一至周五,因为有早自习,所以六点一时就起床了,很多人就会说,这么早,我起不来!前一天晚上早点睡呀,你想一下,熬夜会长痘会有黑眼圈,会脱发,不好的影响太多了,早点睡第二天一定可以起床的!起床之后,一定要吃早餐,有时候,一顿早餐都可以决定你一天的心情。切忌,早餐不要吃太油腻,尽量吃的清淡一点。
2:好好管理自己的身材!这个,我有血的教训大一上学期,我活生生长胖了十斤!!!!十斤啊,是猪肉的话都有好大一坨了。罪魁祸首就是每周一顿甚至几顿的火锅和烤肉,以及冬天从来不运动的习惯。朋友家人,看到就嘲笑我,怎么整个人都肿了。后来,因为得到了男朋友(那个时候还没在一起)的劝说(不瘦到好多好多就不要我,委屈屈),但也庆幸有他的劝告,我成功减肥了!暑假里面,开开心心的穿着喜欢的裙子,不得不说,给我带来了很多自信,所以,一定要好好管理自己的身材!
3:好好护肤。人家都说,大学都是美容院,大一上学期的寒假,我回家了,朋友和家人都说我越张越丑,因为那个时候又胖痘痘也多。虽然现在皮肤还是不是特别好,但至少痘痘没了,皮肤状况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毕竟护肤是一个艰巨的工程,要持之以恒,变漂亮了自己每天照镜子的频率都会增加的,也会变自信的。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