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tiktok咖喱味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刷了一下午 TikTok 之后,我想劝退抖音的汽车KOL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刷了一下午 TikTok 之后,我想劝退抖音的汽车KOL
文/路知遥
一夜之间,一个中国人原本不熟悉的App突然成为了大家讨论的热点。
TikTok,作为目前国内App出海最成功的案例,目前正在经历着来自国外各方面的不公正待遇。当然,作为抖音的海外版,由于考虑到和国内内容进行区分,保留各个地区的特色,国内用户是无法以常规手段访问TikTok的。
所以,大家难免心里会有一份好奇:这个全世界已经有多达20亿用户下载使用的短视频App里面,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为了搞清这个问题,我采用了一些不可描述的方法,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草草流浪了一下TikTok的世界——作为一个汽车媒体从业人员,看看那些海外的用户到底喜欢什么样的汽车内容,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但是,当我真的看完那么多人分享的视频后,我突然觉得,抖音里的汽车?KOL?可能,真的很"国情"。
在TikTok上,到底是什么样的情景呢?
如果要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沙雕全世界都一样"。
是的,在TikTok上,有很多热门内容和抖音几乎完全一致,比如劲歌热舞的美女,萌点多多的宠物,心灵手巧的技术流,闻所未闻的猎奇故事……这些视频不管到那个区都是热门,不论是美国、日本或是韩国,又或者是另一个人口大国印度,占据热门视频的都是这一类内容。
根据TikTok的数据分析网站(对你没有看错现在有网站对TikTok进行数据分析)TikRank的统计,目前TikTok上排名前100位的博主,刨去明星博主(比如威尔·史密斯)后,女性博主占到更多数量。
在视频和用户地区上,虽然这段时间有关美国禁用TikTok的事情让广大美国的年轻人非常愤怒,但实际上TikTok在海外另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用户来源,其实是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国——印度。当然,印度也已经在前一段时间宣布禁止使用TikTok。
这很好理解,毕竟印度目前处于手机互联网的暴涨时期。但对于我们这些跑去海外版的用户来说,这就非常诡异了,毕竟,TikTok上大量的高赞豪车视频都是由印度土豪们提供的——他们在背景音乐中带着咖喱味演唱着"我爱兰博基尼",真的非常上头。
相反,欧美和日本地区的汽车内容倒没有那么高频。欧美和日本地区的汽车流行视频更偏向于技术和改装,但整体来说汽车主题的浏览量并不很大,也缺少一些
真正系统更新的所谓汽车博主。流量和印度以及中国地区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欧美地区都在看这个的汽车短视频?下面的三个短视频都能说明一定的问题。
由KaylaFreitas发布的特斯拉遥控驾驶的视频在TikTok上获得了超过一百万个点赞的成绩。但事实上,Kayla本身是一个旅行博主,她的主页内容相对来说比较复杂。
而第二条视频来自拥有约50万粉丝的JakubRoskosz。尽管他的主页里汽车相关的视频明显更多,但是事实上根据他的Instagram介绍,他是一位很典型的个人博主,资料显示他是一位创业者,分享内容也更多来自穿搭和时尚。这条宝马内饰改装的短视频,点赞量超过180万。
当然,TikTok上也不乏专业汽车博主,比如这个名为EforElectric的电动车专业帐号,目前拥有大约50万粉丝。他的所有视频都着眼于新能源汽车,包括各种谍照、体验和车展的视频内容,而第三条极为炫酷的梅赛德斯EQS概念车的车内视频,是他目前为止成绩最好的一条,获得了近40万点赞。
事实上,以上几条内容代表着除了全世界都在受欢迎的豪车以外,在汽车极为普及的欧美世界里,更多的科技元素才能引发人们的关注。
目前,TikTok里的红人更多是在其他平台(比如YouTube和Instagram上没有拿到红利)的素人。他们充分利用了TikTok快速发展的时期带来的变化,让自己成为了这个平台上的热门用户。
比如欧洲有一位汽车类的短视频博主Dogan,他之前也一直在Instagram上分享自己喜爱的梅赛德斯汽车相关内容。但直到今天,他的Instagram粉丝总数也没有达到两万——相比之下,他的TikTok已经有了超过20万的粉丝。
事实上,不论是Instagram还是Tiktok,他的内容都非常单一,都是他那辆心爱的梅赛德斯AMGC63。这也代表着一类很典型的欧美汽车短视频博主的生态:他们只是分享自己的用车生活,和我们理解的汽车短视频博主天差地别。
和抖音世界完全不同,我们极为常见的"X哥说车"类的视频,在TikTok上几乎绝迹:欧美和日韩汽车都已经相当普及,大家似乎对这种科普或是宣传完全不感冒;而印度则又过于原始,距离这个需求尚有距离。
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并不是用户本身,而是TikTok本身的发展阶段,目前还没有抖音那么商业化。我们甚至应该记得抖音在刚刚推出的时候,也更多的时候由素人参与,拍摄身边的故事来进行分享。那时候,简单的"随手拍"就能成就一部出色的作品。
但是在一轮又一轮的商业化之后,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对内容精心打磨却少了一些原汁原味的平台——刷来刷去都是那些有着精心脚本和认真剪辑的作品,看起来是经过了打磨,却早已偏离了这个平台该有的样子。
是欧美人真的不需要这样有些科普甚至是教学部分的视频平台吗?
不,只是因为上升到这个层面后,他们拥有TED这样的产品来问他们解决新的需求,在他们看来,TikTok依旧只是一个"看沙雕分享生活"的杀时间利器。
默默打开了我的抖音,又刷到了某某人给我说车的短视频:已经0202年,能让我清清闲闲的过日子吗?我不想再被你们不知不觉的做广告了,我想看看那些真正爱车的人,都在过什么样的日子。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旅游公司妹子告诉你去欧洲时要避免的陷阱和错误,简直太多了啊
因为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不同,出国游玩,总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事。
最近,一个在旅游公司工作的妹子在tiktok分享了20个去欧洲国家旅行时需要注意的事…
1.在冰岛喝水。
“在冰岛完全没必要买瓶装水,就带个水杯,随便在哪都能装水,就算是厕所水龙头接的水,也比美国的瓶装水要好喝。”
2.不要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红灯区拍照。
“不要在红灯区拍里面的姑娘。这个动作不仅会引来保安,也显得不尊重别人,里面的是人,不是动物园的动物。”
3.在巴黎问候店主。
“游客经常犯的错误就是不跟店主打招呼。很多游客不知道这一点,但如果你进了一家店,不跟人店主打招呼,他们会觉得你非常无礼。你进去、出来都该说句“hi”,“hello",“goodbye”之类的。”
4.在意大利品酒。
“去试试那些「店酒」,不管你去的是哪家餐厅,’店酒’总是非常地道,质量非常好,而且是当地独有的口味。”
5.在意大利点咖啡。
“在意大利,如果你点了一杯latte(拿铁),他们会给你一杯牛奶。因为Latte在意大利语的意思是牛奶。”
6.在巴黎等账单。
“你吃完饭,服务员不会自动送上账单,因为他们不想赶你走。
所以,当你准备离开时,你要主动去要账单。不然你坐一个小时,可能账单都不会来。”
(这条主要针对美国游客)
7.在意大利不要接受陌生人免费的东西。
“在意大利,有时,有人会主动过来给你手腕系上一根手链,刚开始说是礼物,免费的,但过了一会又问你要钱。
如果有人给你免费的东西,记住不要接受,它不是免费的。”
8.旅行前学两句意大利语。
“在你出发去意大利之前,最好学几句基础的意大利语。当地人听到你尝试说他们的语言会非常高兴,而且他们对你的态度也会立马变得更加友好,真的。”
9.在伦敦乘扶梯。
“地铁坐扶梯的时候,一定要站在右边,英国人对这事很在意,看到站左边的人,他们也不怕对你不礼貌。
左边是行走的快速通道,右边是站立的通道。”
10.在阿姆斯特丹,「Café」和「CoffeeShop」是不一样的。
“如果你要喝咖啡,那你就去「Café」,因为「CoffeeShop」在荷兰指的是大麻店。”
11.在意大利买冰淇淋。
“如果卖家的冰淇淋看起来层层叠叠,又很蓬松,不要买。虽然它们看起来诱人,但这些蓬松的冰淇淋意味着里面打入了很多空气。
去那些冰淇淋用盖子盖住的店。盖了盖子,一般意味着他们存储温度合适,而且店主知道自己的冰淇淋好,不用搞那些花里胡哨的吸引顾客。”
12.在国外找吃饭的地方。
“如果店家各种努力想要引诱你进店,我的建议是不要进,而是去问一个当地人,他们喜欢去哪吃饭。”
13.不要在阿姆斯特丹的自行车道上走路。
“不管你去哪,你都会看到人行道旁边还有一条自行车道,你可能想上去走走,但千万别。后面飞驰而来的自行车可能会把你撞倒。”
14.在希腊用马桶。
“希腊的下水管道只有美国的一半粗,很容易堵塞,所以不要跟在美国一样直接把厕纸丢马桶里面冲走,而是把它们扔在马桶旁边的小垃圾桶里。”
15.在伦敦品尝当地食物。
“很多人去伦敦都会去找炸鱼薯条吃,因为电影,电视上到处都是英国的炸鱼薯条。
不是说炸鱼薯条不好,但这不是当地人唯一吃的东西。
英国的印度食物其实很出名,ChickenTikkaMasala(香料烤鸡咖喱)被公认为是英国的国菜之一。”
16.去希腊旅游带双舒服的鞋。
“很多希腊的街道是鹅卵石或者是没怎么铺的土路。穿高跟鞋不是很方便。”
17.在国外进行外币兑换。
“不要使用机场的外币兑换,这些地方通常会占游客人生地不熟的便宜,汇率不好,最低兑换额也比较高。
你可以去到落脚的地方,找找附近的银行,用银行里面的ATM取当地货币。”
18.去希腊别带太多行李。
“在希腊圣托里尼,你可能要提着行李走几百个台阶,所以最好少带点东西。”
19.旅游中的交通。
“如果你第一次去某个地方,你最好提前看一下公共交通什么时候结束。
如果你人还在外面,公共交通却都停了,出租车可能会收你平时费用的3-4倍。因为那时候你别无选择,又累又晚,只能多付钱。”
20.在巴黎吃街头美食。
“巴黎不是只有餐厅和咖啡店才有好吃。我在巴黎吃过最好吃的食物是随便在街上从一个食品推车上买的可丽饼。”
收好这些旅游小攻略,等疫情结束后,就可以出去玩咯!
文章分享结束,tiktok咖喱味和刷了一下午 TikTok 之后,我想劝退抖音的汽车KOL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