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tiktok劝退,以及刷了一下午 TikTok 之后,我想劝退抖音的汽车KOL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亚马逊封号余震:10万账号等待消失,损失超千亿

文/覃毅编辑/钟黛

亚马逊封店潮席卷,万千中国卖家在生死线上徘徊。

近日,亚马逊官方首次回应,此次仅封禁了600个中国品牌的销售,约涉及3000个卖家账号。

而据深圳跨境电子商务协会8月发布的统计,两个多月内,亚马逊平台上被封店的中国卖家超过5万,已造成损失金额预估超千亿元。

深圳跨境协会会长王馨向《21CBR》指出,上述数据并未包括为数众多的腰部以下企业。“很多企业不愿意登记,比如有一个粤东企业可能有将近100个账号被封,10个账号有9个亿的损失,但他们没有主动跟我们联系。”

行业格局大洗牌,卖家开启艰难自救,更多的跨境电商平台和服务商也迎来机遇。

每周500个号被封

战火自5月点燃,亚马逊以“刷单”和“虚假评论”为由,封禁头部大卖家,业绩规模都是百亿级别。随后,业绩规模几十亿的中小卖家也被封号。

目前,更多的中小卖家正在遭受清洗,品类从消费电子扩至家居、健康、美妆等。

一个家居品类的卖家自曝收到亚马逊的邮件,因为“泄露用户信息”而被封号。业内指出,这与多名美国参议员联名指控亚马逊的用户数据安全问题有关。

“有亚马逊人士向我们透露,年底前会再封杀10万个。”知情人士透露,不知传闻是否真实,现在可以明确的是,每周还有500个大卖家账号被封。

长期以来,跨境电商的销售渠道高度依赖亚马逊平台。亚马逊账号被封,给商家带来巨大的库存压力。

跨境卖家Allen形容亚马逊运营这半年如同坐过山车,“原来每天能做100多万美金,现在缩减到10万美金一天。有卖家账号有7000多万库存遭滞留,还不包括海外仓以及在途的货。”

被封号的卖家正在各大电商平台和社交平台清仓甩卖。原价上百元人民币的电动牙刷,现在批发价只卖28元,单件38元。

多米诺骨牌一环接一环地倒塌,营收下降、资金链承压、停工降薪等问题一并袭来。

8月初,亚马逊大卖家通拓科技发布公告称,7月中下旬以来,亚马逊关闭店铺共计54个,冻结有关资金达4143万元人民币。

一周前,义乌华鼎(通拓科技母公司)公告称,通拓科技未完成2019年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3.9亿元的业绩承诺,其入股方应向义乌华鼎支付承诺补偿金额为3.4亿元。

另一个大卖家帕拓逊则在半年内经历了Q1业绩大涨,被封号致销量断崖,技术研发岗停工的魔幻历程。

8月,帕拓逊下发为期六个月的停工待岗安排:第一个月支付正常工资的80%,第二个月开始,支付深圳市最低工资的80%,直至停工待岗期结束。2021年,深圳的最低工资仅有2200元/月。

“(被封的)各家企业都在找钱,包括找私人朋友贷款,或者出让股权。”王馨告诉《21CBR》。

平台大迁徙

对于身处封号危机的跨境企业而言,办法总比困难多。

几名跨境行业人士对《21CBR》表示,被封号后,一些中国卖家开始用海外身份证购买亚马逊账号进行销售。而亚马逊则出台了更严格的政策,比如,平台卖家在每个国家销售的时候,在当地必须有个退货地址。

无论如何,逃避监管不是最佳的自救方式。亚马逊生态环境的恶化,正在加速劝退中国卖家。

严打商家刷单、刷评论后,亚马逊开始提高站内广告费用。有卖家透露,自4月底封号潮蔓延以来,亚马逊平台所有广告类型的价格都在上涨,广告竞价从0.3美元涨至2美元甚至3美元,涨幅达到85%。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林智勇认为,中国跨境卖家战略大转移成为大势所趋。“首先,抛弃全部生意放在亚马逊平台的市场策略,通过入驻本土和海外当地主流平台,进军东南亚、韩国、欧洲等市场。”

跨境出口电商的主要销售平台包括亚马逊、eBay、阿里速卖通,wish和shopee。“阿里速卖通等平台,甚至华为等企业都向(被亚马逊封号的)企业开放了怀抱。”王馨向《21CBR》透露。

相较其他平台,亚马逊的核心优势在于自建全球物流配送体系。卖家将货发到亚马逊仓库后,亚马逊将提供后续的拣货、包装以及终端配送服务。

在速卖通上,卖家需要自行包好货物然后找物流渠道发运。不过近年来,国内供应链物流企业日益成熟,可为逃离亚马逊的卖家提供平稳过渡。

除此之外,王馨指出:“过去亚马逊一年在中国的招商会有上千场,而其他的平台的招商会一年才开个几十场。”

她正思考着,通过更多跨境电商平台招商会等活动落地,推动中国跨境品牌多渠道出海。

自建独立站

另一个达成行业共识的方案是自建独立站。

中国跨境电商自建平台SHEIN为典型成功案例,其2020年营收翻倍至近100亿美元,连续第八年营收增长超过100%。在美国,它的风靡程度可以和亚马逊比肩。

各个独立站建站服务商都在拉拢被亚马逊抛弃的大卖家,不断推出“0成本建站”“免一年使用费”等优惠政策。

深圳市商务局也鼓励,有实力的跨境电商企业通过自建独立站开拓海外市场,单项目给予200万元资助。

入场的资金门槛有所降低,但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分析师张周平表示,自建独立站将对企业的运营能力提出考验。

“独立站的引流、转化、留存、售后服务等一系列流程,跟在第三方平台上的操作模式并不一样。后期投入的资金、人力等成本也会更高。”

据雨果网报道,一家同时布局了亚马逊和eBay等海外多平台的中国汽配大卖于2019年发力独立站,建立自己的品牌阵地,站点数量越来越多,其原有的建站平台最终无法满足业务需求,决定搬迁到Shopify。

运营工作中,引流是难题之一。独立站卖家无法抱平台现成流量的大腿,需要自行引流,但它不用担心来自第三方平台的压力、数据全部掌握在自己手里,上限更高。

SHEIN在成立的第三年(2011年)就开始利用网红在脸书、推特等社交媒体上推广。那时的合作比较便宜,网站几乎所有流量都来自于KOL的引流。

雨果网发起的一项调查显示,48%受调研企业开始考虑中国出海社交产品TikTok,在选择使用新渠道时,61%更偏好“先使用免费引流,再尝试付费付费引流”。

在TikTok上,卖家不能直接在账号主页挂第三方平台的链接,但可以挂独立站链接。独立站通过TikTok引流较为自由。

分析认为,为应对亚马逊封号,跨境圈内已经形成了多站点布局的共识,中国出海社交流量平台也将引发跨境圈新玩法。

封杀之况惨烈,但跨境电商行业依然是蓝海。卖家要想戒除平台依赖,提高供应链把控能力和运营能力是必由之路。危机之下,或将催生更有效率的模式。

你看好中国的 00 后吗

我看好,我觉得没有什么不看好的。一直以来,总是有很多自认为活的明白通透的大人,以上帝视角审视年轻一辈,总觉得年轻一辈的孩子不如自己。70后看不惯80后,但现在很多行业的翘楚不都是80后吗?80后看不惯90后,觉得他们是垮掉的一代,但是你会发现,现在有许许多多的年轻人,都很不错,一问年龄,竟然是一个刚二十出头的小朋友,90后也不是一样没垮掉吗?然后又有人不看好00后,觉得00后是温室里的花朵,经不住风雨,经不住浪,但是现在多少还是大学生,就已经崭露头角了。

第二,00后有大多数90后,80后70后没有的豁达和乐观。总是有一些人觉得00后好像经不起风浪,走进社会当中,一定会这风浪打倒,确实比起吃苦来,00后确实没有像前面几代人吃的那么多苦,因为生活也变好了,孩子们都是在温室当中成长的,但是吃的苦少并不代表我也会被困难所打倒,我觉得可能因为00后活的大多都比较简单,而且活在一个比较安静祥和的大环境之中,在他们眼里,生活更多是甜的,不是苦的,这因为有这样的态度,在我觉得00后是积极的,乐观的,所以他们才是祖国的花朵,是冉冉升起的太阳。

第三,每个时代都有每个年代的人,会让自己没有必要以一个上帝者的角度去审视00后。老一辈的人,总觉得我们事情做不好,总觉得我们还是小孩子一样,但我觉得在一定的环境做一定的事吧!可能在这个环境中,我表露的态度是这样的,但我在另外一个环境表露的可能就不是这样的态度了,人是一个善变的动物,它会跟着环境所改变自己,我觉得完全不用担心00后好不好。

做人的道理永远都是靠自己悟出来的,不是靠别人教育给我们的,我们的命运也不是被别人三言两语就能够断定的,命运都是掌握在自己手上的,我相信那些被批评的90后,80后,他们当时肯定也是气愤,也是不知道该如何去处事,如何做人的,但不都是在一点一点经验的累积中,有了现在的他们吗?所以同理可得00后也是一样,没有必要有优越感,谁都是这样过来的。

刷了一下午 TikTok 之后,我想劝退抖音的汽车KOL

文/路知遥

一夜之间,一个中国人原本不熟悉的App突然成为了大家讨论的热点。

TikTok,作为目前国内App出海最成功的案例,目前正在经历着来自国外各方面的不公正待遇。当然,作为抖音的海外版,由于考虑到和国内内容进行区分,保留各个地区的特色,国内用户是无法以常规手段访问TikTok的。

所以,大家难免心里会有一份好奇:这个全世界已经有多达20亿用户下载使用的短视频App里面,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为了搞清这个问题,我采用了一些不可描述的方法,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草草流浪了一下TikTok的世界——作为一个汽车媒体从业人员,看看那些海外的用户到底喜欢什么样的汽车内容,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但是,当我真的看完那么多人分享的视频后,我突然觉得,抖音里的汽车?KOL?可能,真的很"国情"。

在TikTok上,到底是什么样的情景呢?

如果要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沙雕全世界都一样"。

是的,在TikTok上,有很多热门内容和抖音几乎完全一致,比如劲歌热舞的美女,萌点多多的宠物,心灵手巧的技术流,闻所未闻的猎奇故事……这些视频不管到那个区都是热门,不论是美国、日本或是韩国,又或者是另一个人口大国印度,占据热门视频的都是这一类内容。

根据TikTok的数据分析网站(对你没有看错现在有网站对TikTok进行数据分析)TikRank的统计,目前TikTok上排名前100位的博主,刨去明星博主(比如威尔·史密斯)后,女性博主占到更多数量。

在视频和用户地区上,虽然这段时间有关美国禁用TikTok的事情让广大美国的年轻人非常愤怒,但实际上TikTok在海外另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用户来源,其实是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国——印度。当然,印度也已经在前一段时间宣布禁止使用TikTok。

这很好理解,毕竟印度目前处于手机互联网的暴涨时期。但对于我们这些跑去海外版的用户来说,这就非常诡异了,毕竟,TikTok上大量的高赞豪车视频都是由印度土豪们提供的——他们在背景音乐中带着咖喱味演唱着"我爱兰博基尼",真的非常上头。

相反,欧美和日本地区的汽车内容倒没有那么高频。欧美和日本地区的汽车流行视频更偏向于技术和改装,但整体来说汽车主题的浏览量并不很大,也缺少一些

真正系统更新的所谓汽车博主。流量和印度以及中国地区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欧美地区都在看这个的汽车短视频?下面的三个短视频都能说明一定的问题。

由KaylaFreitas发布的特斯拉遥控驾驶的视频在TikTok上获得了超过一百万个点赞的成绩。但事实上,Kayla本身是一个旅行博主,她的主页内容相对来说比较复杂。

而第二条视频来自拥有约50万粉丝的JakubRoskosz。尽管他的主页里汽车相关的视频明显更多,但是事实上根据他的Instagram介绍,他是一位很典型的个人博主,资料显示他是一位创业者,分享内容也更多来自穿搭和时尚。这条宝马内饰改装的短视频,点赞量超过180万。

当然,TikTok上也不乏专业汽车博主,比如这个名为EforElectric的电动车专业帐号,目前拥有大约50万粉丝。他的所有视频都着眼于新能源汽车,包括各种谍照、体验和车展的视频内容,而第三条极为炫酷的梅赛德斯EQS概念车的车内视频,是他目前为止成绩最好的一条,获得了近40万点赞。

事实上,以上几条内容代表着除了全世界都在受欢迎的豪车以外,在汽车极为普及的欧美世界里,更多的科技元素才能引发人们的关注。

目前,TikTok里的红人更多是在其他平台(比如YouTube和Instagram上没有拿到红利)的素人。他们充分利用了TikTok快速发展的时期带来的变化,让自己成为了这个平台上的热门用户。

比如欧洲有一位汽车类的短视频博主Dogan,他之前也一直在Instagram上分享自己喜爱的梅赛德斯汽车相关内容。但直到今天,他的Instagram粉丝总数也没有达到两万——相比之下,他的TikTok已经有了超过20万的粉丝。

事实上,不论是Instagram还是Tiktok,他的内容都非常单一,都是他那辆心爱的梅赛德斯AMGC63。这也代表着一类很典型的欧美汽车短视频博主的生态:他们只是分享自己的用车生活,和我们理解的汽车短视频博主天差地别。

和抖音世界完全不同,我们极为常见的"X哥说车"类的视频,在TikTok上几乎绝迹:欧美和日韩汽车都已经相当普及,大家似乎对这种科普或是宣传完全不感冒;而印度则又过于原始,距离这个需求尚有距离。

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并不是用户本身,而是TikTok本身的发展阶段,目前还没有抖音那么商业化。我们甚至应该记得抖音在刚刚推出的时候,也更多的时候由素人参与,拍摄身边的故事来进行分享。那时候,简单的"随手拍"就能成就一部出色的作品。

但是在一轮又一轮的商业化之后,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对内容精心打磨却少了一些原汁原味的平台——刷来刷去都是那些有着精心脚本和认真剪辑的作品,看起来是经过了打磨,却早已偏离了这个平台该有的样子。

是欧美人真的不需要这样有些科普甚至是教学部分的视频平台吗?

不,只是因为上升到这个层面后,他们拥有TED这样的产品来问他们解决新的需求,在他们看来,TikTok依旧只是一个"看沙雕分享生活"的杀时间利器。

默默打开了我的抖音,又刷到了某某人给我说车的短视频:已经0202年,能让我清清闲闲的过日子吗?我不想再被你们不知不觉的做广告了,我想看看那些真正爱车的人,都在过什么样的日子。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年末公司裁员是常态吗你的公司有这种现象吗

是的,每到年末公司一年清点,总是会想方设法辞退那些没什么用处的员工。

尤其最近两年疫情反反复复,各行各业经营都存在困难,很多公司为了缩减开支都在想办法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部门,趁着年底把那些能裁员的人尽量裁掉。

我所在的公司最近几天正在进行这个工作,我可以从我们公司现状给大家讲讲。

我所在的是一家分公司,内部人员主要都是从事网络推广之类的岗位。最近公司觉得我们这个分公司存在的意义不大,所以开始想方设法逼着我们自动离职。我们这家分公司一共十几个人,目前唯一还正常工作的就只有一个人,剩下的人全部被晾了起来。

这么说不够严谨,因为我们这里还有个行政人事岗位,现在这个人事每天是最忙的,天天都在各个招聘平台预约人面试。而她招聘的这些岗位让我们看着就寒心,因为招聘来的每一个人都是为了替代我们,只要她招聘一个合适的人来,我们这里就有一个人被晾了起来,没事儿干了。

关键是这些新招聘的人都入职的是总公司下属的一家新公司,那家新公司的职能完全就是对接我们这家分公司的,我们的命运已经很清楚了。

现在马上年底了,我们这里的人已经没事干很长时间了,大家之所以还在这里呆着就是等通知,公司哪天说辞退我们,我们就收拾东西回家。但是按照目前的形势来看,公司大概并不愿意辞退我们,而是会想方设法让我们自己主动走人。

我们也不愿意就这么自己主动走人,所以目前就是在这里耗着,看看到底自己和公司谁能耗得过谁。不过我估计我们也坚持不了太久,没了可以干的活,每个月的绩效工资就是零,照这样的情况下去,每个人只能挣个底薪根本连生活都困难,看来现在就只能骑驴找马了。

说回年末公司裁员,起码我现在所知的我们公司所在的办公楼这一层已经有好几家公司都在裁员,年底了,一年的工作成果好不好也就是这样了。那些对公司发展没有太大用处的部门该裁就裁了呗,大不了以后需要了再招人,反正现在人多的是,招聘一个人很快就能完成。

就像我们这里那个天天招聘的人事,明明知道自己每每多招一个人就意味着自己被裁员的日子更近了,可是却没有任何办法。

关于tiktok劝退,刷了一下午 TikTok 之后,我想劝退抖音的汽车KOL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点赞(516) 打赏
Tiktok咨询
TikTok卖家交流群
跨境卖家专属社群
专家咨询
跨境卖家资讯群
集结行业大咖卖家,助力品牌出海,赶紧加入!
入群福利:
领取最新跨境行业研报+跨境工具导航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