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如果您还对tiktok剪贴板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tiktok剪贴板的知识,包括抖音海外版和国内有什么区别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苹果手机捷径怎么设置

2018年9月,苹果发布了最新款的iPhoneXS,iPhoneXR系列手机。

紧随新手机的发布,放出了iOS12的升级。相比Bug频出的iOS11,iOS12具有明显的性能提升。不仅APP启动速度加快、消息中心也变得更加整洁。最大的亮点是苹果推出了一款可以明显提高效率工具“捷径”。

捷径(Shortcuts)原本叫“workflow”,是4个年轻的小伙在2014年开发的一个iOS应用。它的可以自定义多个动作完成某项功能,以提高人们使用iPhone的效率。由于创意太过出色,被苹果于2017年3月进行收购,并把它变成一个免费的App。此次iOS12发布后,更名为“捷径”正式亮相。

想要使用捷径,需要先把系统升级到iOS12,然后在AppStore中下载“捷径”App。在捷径APP内的“捷径中心”可添加官方推荐的捷径功能。

但官方推荐的捷径毕竟很少,而且也不够接地气。我们最好还是添加符合中国特色的网友自创捷径。添加自定义分享捷径也并不困难,只需复制捷链接,在系统浏览器Safari中粘贴打开即刻。

下面分享一些亲测可用的实用捷径。

1.抖音全系列无水印

抖音是时下最热门的短视频平台,想要下载无水印的抖音小视频。只需复制视频链接地址,打开“抖音全系列无水印”捷径,即可把想要的无水印视频下载到手机内。该捷径支持抖音/TikTok/http://Musical.ly三平台下载,利用官方接口,稳定安全,超级简单实用。

2.扫码付款

移动支付已经在神州大地普及开来,使用“扫码支付”只需一步就可以打开支付二维码。目前该捷径支持ApplePay,支付宝和微信三种主流支付工具,使用后真的方便快捷了不少。

3.领支付宝红包

支付宝的天天红包活动,每天可以随机领取最高99元的线下支付红包,对于经常用支付宝消费的朋友也是不错的羊毛。此快捷方式免除了扫描二维码的麻烦,使用支付宝前,该捷径点击下红包即可轻松到手。

4.微博热搜榜

自动抓取微博热搜榜,点击即可才轻松查阅每日热点,每分钟更新一次,对于感兴趣话题,还可以点击打开微博详细查阅。

5.常用快递查询

该捷径基于快递100种常用快递查询,可自动识别快递公司。自动识别剪贴板或手动输入快递单号,通过系统通知显示物流信息。

6.Instagram全类型下载

INS上的美图太多了,官方却不提供下载方式。在支持分享按钮的客户端使用分享按钮运行捷径;客户端不支持分享按钮的话可以直接复制图片链接然后运行捷径。即可下载Instagram图片、视频,自动识别,可批量下载。

7.搜索电影评分

此捷径通过豆瓣API来搜索电影,可以在通知查看电影相关信息,也可以直接跳转至豆瓣App查看详情。

8.iPhoneX套壳截图

截图神器,此捷径可以制作iPhoneX的套壳截图,内嵌图片,无需额外下载。运行方式:选择图片后通过分享菜单运行,可批量套壳。

抖音如何下载评论热词

在抖音中下载评论热词需要使用第三方工具进行,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下载评论热词的方法:

使用评论热词插件。如果您使用谷歌Chrome浏览器,可以在Chrome网上应用商店中搜索并安装“抖音评论热词插件”。安装成功后,您可以打开抖音视频的评论区并点击插件图标,即可下载该视频的评论热词。

使用评论热词网站。您可以在浏览器中打开某些评论热词获取网站,例如“热词宝”等。进入网站后,复制抖音视频的链接,粘贴至网站中并搜索,即可查询该视频的评论热词。

手动截取评论热词。在抖音视频的评论区中,您可以手动截取其中的热词。打开某个视频的评论区后,将鼠标移到热度数字后,就可以看到评论热词,手动记录并整理即可。

注意事项:

在使用第三方工具下载评论热词时,需要注意使用正规网站和工具,避免下载恶意软件或泄漏个人信息。

在使用评论热词时需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得利用评论热词进行非法活动,避免对自己和他人造成经济和法律风险。

抖音海外版和国内有什么区别

1、名称不同

抖音海外版的名称叫TikTok,国内版的就叫抖音。

2、运行国家不同

抖音海外版覆盖全球除中国外的150多个国家,而抖音国内版只在中国运行。

扩展资料:

抖音海外版(TikTok)相关事件:

1、2018年7月3日,因内容存在不良影响,TikTok在印尼被封禁,印尼通信部部长表示,这次封禁的原因是该平台上大量存在不良影响的内容,“很多内容是消极的、不雅的,对于孩子们而言非常不合适”。

2、2019年4月24日,印度马德拉斯高等法院撤销了此前下达的要求短视频产品TikTok从当地应用商店下架的临时指令。印度电子信息部正式收到法院通知后,会要求苹果和谷歌允许TikTok重新在应用商店上架。

3、2020年3月,华盛顿召开了一场美国国会参议院关于TikTok数据安全问题的听证会,TikTok与另一家接受质询的公司苹果均拒绝出席。

4、2020年6月28日,更新iPhone最新应用程序iOS14测试版的用户发现,他们在使用手机键盘打字时,系统会提示TikTok正在读取来自他们剪贴板上的信息,这增加了用户对隐私的担忧。TikTok回应称,这是由于其打击垃圾评论、恶意刷评论的功能误触了系统提醒。

5、2020年6月29日,印度电子信息技术部宣布,禁止包括TikTok在内的59款中国手机应用软件。7月1日,据路透社报道,字节跳动旗下海外短视频产品TikTok已在谷歌和苹果的印度应用商店搜索不到,已经下载在手机内的TikTok无法显示任何视频。

读取或写入剪切板,是不是该应用已启动

其实剪贴板提醒只是手机厂商与第三方App博弈的一个缩影,这几年以苹果、Google为首的两大平台都在为用户的隐私问题推出一系列新功能。苹果对iPhone的隐私保护尤为看重,他们每年都会推出强调隐私保护的品牌宣传广告,与FBI抗衡的事件也广为流传,当然在一些细节功能上他们也因矫枉过正被用户吐槽,比如迟迟不支持通话录音等。

在iOS14中,苹果依然针对用户隐私推出了很多新功能、新举措,下面极客之选就来介绍一下。

剪贴板提醒,对某些应用公开处刑

先来讲一下最受关注的剪贴板提醒,简单来说就是当你切换到某个应用时,如果该应用读取了你剪贴板中的内容,就会弹出「粘贴自XX应用」的提醒,这个XX应用代表复制内容的来源。

正常的应用是这样做的,比如把某条微博分享到微信时,微信会读取复制自微博的内容,因为这是主动分享的行为,从微博到微信的分享就是通过复制剪贴板链接完成的。如果是单纯复制文字(比如从备忘录),微信并不会主动读取剪贴板,只有你主动点击复制时才会触发。

而一些不规矩的应用,典型的比如电商购物App,会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读取你的剪贴板。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无论你何时、从何处复制了内容,切到淘宝、京东时都会显示「粘贴自XX应用」。所以你就应该知道,为什么你在其它应用里提到过的商品名称,会出现在电商App的搜索推荐里。

读取剪贴板,也可能是为了提升用户体验

应用自动读取你的剪贴板内容,大多数是为了精准推荐广告,当然我们也不要对这种行为进行全盘否定。淘宝的淘口令也是通过读取剪贴板完成,体验上确实加快了流程,只要不是后台一直默认读取就好。

手机QQ也有一个功能,就是通过其它设备发送到「我的手机」的文字,会自动复制到剪贴板中,方便在其它地方复制。(这种行为某种意义上也是未经用户同意的,会被其它自动读取剪贴板的应用利用。)

这个细节是我从iPhone换到安卓手机后,寻找AirDrop替代方案时发现的,虽然还是多了几个步骤,但已经方便不少。

搜狗输入法通过读取剪贴板实现了「云剪贴板」以及「剪贴板候选」,能够快速复制。在我换成安卓手机后,搜狗输入法配合上面提到的QQ功能,已经解决了一部分多设备协同的问题。

这些应用的行为之前只是在暗中进行,而iOS14的剪贴板提醒把它们都曝光了出来,就像之前的vivo升降式摄像头、MIUI12照明弹一样。

舆论是把双刃剑

实际上,iOS14的另一项特性也把应用调用摄像头、麦克风的行为曝光了出来。应用在调用摄像头时右上角会显示绿色指示灯,调用麦克风会显示黄色指示灯,这既是对用户操作行为的反馈,又能提醒用户隐私是否被侵犯。苹果在没有增加任何硬件的情况下,实现了类似真实世界的指示灯效果,这个技术并不难,但理念真的值得夸赞。

仔细看右上角

虽然80%以上的应用都在暗中利用用户的隐私为自己谋利,并不是出于提升用户体验,但我很怕苹果的这些「曝光」会把舆论引向另一个极端,应用开发者为了平息众怒,去掉一切获取用户信息的功能(TikTok已经承诺在下个版本停止对剪贴板的访问),那样其实会扼杀掉很多对用户真正有用的智能推荐、个性化推送功能,不一定是件好事。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把知情权、选择权留给用户

这就要说到苹果在权限获取方面的一些新改动,简单来说就是给用户更多的选择,在一些应用中上传照片时,用户可以选择只获取一张照片(比如图像处理、上传头像),还是获取查看所有照片的权限。

在获取位置时,用户也能选择获取大概位置(用于新闻、天气),还是获取精确位置(用于打车、导航)。

苹果的另一些举措就是把更多「知情权」留给用户,在Safari中打开网页可以查看该网站的隐私报告。在AppStore中应用需要展示获取了哪些用户权限,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做(在未来的更新中会支持)。

手机厂商的平衡术

总结来说,苹果分别在三个方面加强了对用户的隐私保护:让你主动查看自己的隐私被用在了哪里、实时并强制展示应用获取数据的行为、把更多权限开关交给用户。你说是为了品牌口碑也好、为了用户体验也好,苹果的这些动作可以说是用心良苦。

另一边Google的Android11其实也是同样的操作。不过我之前也提到,他们的做法是在隐私权限方面把功能做足,但对用户来说还是过于复杂。保护用户的隐私,不是把选择的权限都推给用户就是好,我们要的是一个「智能」手机。

厂商作为平台方要平衡好开发者和用户双方的体验:提供严格但开放的接口给开发者,在系统端做好对权限的把控;给用户足够但不复杂的权限,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哪部分数据被用在了什么地方。

智能手机离我们越近,它的隐私保护也就越加重要,而数据、隐私、智能化纠缠在一起的复杂问题,也只能交给厂商去权衡了。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点赞(759) 打赏
Tiktok咨询
TikTok卖家交流群
跨境卖家专属社群
专家咨询
跨境卖家资讯群
集结行业大咖卖家,助力品牌出海,赶紧加入!
入群福利:
领取最新跨境行业研报+跨境工具导航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