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tiktok出现反转的问题,以及和你最讨厌抖音的什么梗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钛动科技:把握新时代,触达Z世代

游戏出海风不停,中国游戏厂商正以更成熟的姿态在海外市场崭露头角。

而面对全球日益庞大的游戏玩家群体,游戏厂商如何以更个性化的方式触达不同类型的游戏玩家显得尤为重要。为此,钛动科技将分享游戏增长新势力Z世代的人群特征以及品牌触达他们的方式,希望可以游戏厂商出海提供针对性的打法,撬动新的游戏增长空间。

01全球移动游戏市场洞察

——移动端成为全球最大且增速最快的游戏平台,潜藏巨大发展机遇

2022年,全球32亿游戏玩家为游戏市场创造了1968亿美元,其中来自移动市场的收入达到1035亿美元,占全球游戏市场收入的53%;移动游戏玩家数量26.8亿人,占全球玩家数量的84%。由于疫情导致的游戏延迟发售以及产能的限制,对PC和主机游戏市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移动游戏市场则受到的影响较小,同比增长5.1%。

移动端已成为全球最大且增速最快的游戏平台,预计到2024年,全球移动游戏收入将增值1161亿美元,移动端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机遇。

——海外尚未开发的新兴市场,成为移动游戏的新增长点

亚太地区、北美洲及欧洲分列全球移动游戏市场规模前三名,其中2021年有64%的移动游戏收入来自亚太地区。到2024年,中东

amp;非洲和拉丁美洲将成为增长最快的两个移动游戏市场,这个两个市场在2019年-2014年的增速将是全球平均水平的1.6倍。东南亚将是亚太地区增长最快的市场,增速为全球平均水平的1.4倍,海外市场存在尚未开发的新兴市场将成为移动游戏新增长点。

巴西:

-2022年玩家数量达7,850万

-2021年用户在游戏中花费的时间为5.4小时,与2019年相比增长了31.7%

土耳其:

-2022年玩家数量达4050万

-2021年用户在游戏中花费的时间为4.2小时,与2019年相比增长了34.5%

印度:

-2022年玩家数量达3.29亿

-2021年用户在游戏中花费的时间为4.7小时,与2019年相比增长了27%

——中国成为全球移动游戏市场发展的风向标,海外移动市场增量可期

根据伽马数据,2021年中国移动游戏出海收入达160.9亿美元,同比增长21.8%(国内增速7.6%),占移动游戏总销售收入接近三成。根据中信证券预测到2025年移动游戏出海收入可达328.98亿美元,相比2021年具备翻倍的空间(104%)。

海外游戏大厂对主机游戏的产品路径依赖较强,移动游戏研发及发行经验较弱;而中国游戏厂商凭借优秀的移动游戏研发质量、强大的移动游戏研发产力及全球领先的移动游戏运营经验,有望不断扩大在海外市场份额。

02全球Z世代游戏玩家洞察

——游戏玩家世代划分

西方社会通常将不同年代出生的人群划分为不同世代,目前我们面对的游戏玩家主要分布在以下四个世代。其中出生在1997年-2012年被称为Z世代,他们是在互联网和数码产品包围下成长的一代,对于新事物的接受程度高,同时拥有强大的创造力及自我学习能力。

——Z世代玩家玩游戏特点

Z世代花在游戏上的闲暇时间比任何其他娱乐形式都多。根据Newzoo调研数据显示,闲暇时玩游戏的时间逐代增加,其中Z时代有25%的闲暇时间都用在了玩游戏上,是闲暇时间玩游戏中最多的世代,因此,游戏已成为品牌与现有受众接触(或获取新受众)的重要方式。

每种娱乐平台所占人们休闲时间的百分比

数据来源:Newzoo

Z世代玩家群体玩游戏的平台多种多样,也是最愿意在游戏上消费的一代。Z世代在PC、主机及移动平台上玩游戏的比例分别为68%、58%及77%,是各世代中占比最高的,说明Z世代玩游戏的平台多种多样,其中移动游戏是他们的最爱。

各世代玩家游戏终端选择占比

数据来源:Newzoo

——Z世代偏好的游戏题材

MOBA、SLG、放置类等创新品类热度上升,纯数值类、排名类游戏普遍评分较低

快节奏及强竞技性游戏产品,使年轻用户特点在产品当中发挥得更好

风格及内容更多元化,如二次元、漫画风,知名IP改编以及小说融入等

具有社交属性的游戏更受欢迎

画面、游戏质感和玩法品质要求高

03把握新时代,触达Z世代

面对日益庞大的游戏玩家群体,以更具个性化的方式触达不同类型的游戏玩家则显得尤为重要。钛动科技作为全球领先的商业智能赋能企业服务公司,给出海游戏厂商分享一些针对Z世代游戏玩家的营销建议,助力游戏厂商迅速拓展及占领海外市场。

——触达Z世代的媒体推荐

Z世代用户对于社交网络,特别是新奇的以及创新型的社交网络的接受程度和使用率相对较高。数据显示,美国Z世代对于Snapchat、TikTok等近几年新出现的社交平台的使用频率远高于其他老牌平台。另外,美国年轻用户对垂直化新媒体,例如游戏直播、游戏社交媒体的喜爱度也非常高。因此,建议游戏厂商出海尽量选择一些融合性更强的媒体,结合头部媒体、私域流量以及垂直化新媒体,可以打好更强的组合拳。

——获取Z世代用户的营销手段

目前游戏厂商出海常用的营销手段为效果广告、品牌广告、PR发稿、TVC广告以及户外广告等,但面向Z世代用户时,如果厂商可以将这些常规的营销手段与内容营销、社媒营销、网红营销、IP联动四大营销方式结合,做到品效合一,游戏营销效果会更好。

内容营销:与Z世代进行内容共创,以兴趣吸引渗透年轻用户

社媒运营:打造私域流量,带来裂变式增长

网红营销:借助KOL种草+素人种草+明星代言营销带来口碑

IP联动:各色IP驱动,营造新奇感与沉浸感

——根据Z世代特点推荐的素材方向

Z世代的成长一直被各类广告所包围,所以他们更能识别广告和不真实性,这构筑了他们对虚假的厌倦,也使得他们更愿意为真实的东西买单。因此,游戏广告的创意素材极为重要,需要提供给玩家真实的代入感。

钛动科技总结了五大专门针对Z世代用户的素材方向:

高颜值,例如二次元化形象、高质量的图片及视频

独创与个性,例如夸大化、人物养成及个性化装扮等

人设标签,例如人物介绍叠加相应属性与角色技能进阶等

同好吸引,例如魔性高效与反转剧情

社交需求旺盛,打造真人剧情或者利用素材营造共鸣等

钛动科技是一家基于大数据和商业智能的企业服务公司,致力于为中国出海企业提供全链路解决方案及全球增长平台。公司业务已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服务30000+客户,拥有超200万的海外网红、垂直媒体、APP等有效媒体资源。

公司构建了营销云SaaS+品牌营销、数字营销、效果营销、达人营销、创意服务、直播服务、咨询服务的“1+7”产品服务矩阵,打造了行业首个海外全媒体覆盖的出海一站式服务平台和全链路解决方案,全面帮助中国品牌全球增长。

抖音视频剪辑怎么做

可以在视频拍摄上传的页面中进行剪辑,具体的方法如下:

手机:苹果7

系统:ios13.3

软件:抖音版本9.6.1

1、打开抖音APP后,点击抖音下方的“+”,然后进入到视频拍摄上传的页面。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2、在视频拍摄上传的页面,我们点击右下角的“上传”,上传手机内拍好的视频。

3、在上传视频的页面,我们点击左下角“多段视频”。

4、点击选择“多段视频”后,我们就可以选择多段视频进行上传了。

5、上传多段视频后,我们看到视频剪辑内的“音乐卡点”。在“音乐卡点”的选项内,我们选择卡点的音乐,然后选择“调整视频片段”。

6、在“调整视频片段”内,我们选择左下角的“一键调整”来调整视频。

7、我们可以看到,在小编点击了“一键调整”后,抖音对视频进行“已智能选取精彩片段”。

8、我们也可以自主对多段视频进行调整;点击单段视频,进行视频的剪辑操作。

9、我们可以“左右拖动选取片段”对视频进行剪辑,剪辑完成后点击右下角的“√”即可。

10、分别剪辑好多个单段视频之后,我们点击右侧的“完成”。

11、在普通模式下,刚刚我们选择的两段视频直接合并在一起,只是简单的多段视频的合并,可拖动选取合并后的时间进度。完成普通模式下的视频剪辑,我们选择下一步即可。

12、最后,我们将编辑好的剪辑合成视频发布出去就可以了。

注意事项:如果你要保存你剪辑的视频,可以勾选右下角的【保存本地】,到时就可以从手机查看剪辑后的视频了。

为什么要制定法律

法律是智慧的,学习法律不仅能让我们深刻的理解社会原理,同时还让我们多一个看待日常生活的视角。本文旨在阐述法律的基本模型,从而帮助你更好的阅读其他优秀的法律著作。

本文皆是个人观点,不涉及专业的词汇或者具体的条文分析,大家可以轻松阅读,也欢迎指出我的偏见与误解。

01起源篇

前段时间『唐山打人案』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关注,打人者对法律的无视引起了大众的愤怒,随后国家机关也将犯人全部抓获。我相信大多数人和我一样,恨不得将这帮人千刀万剐!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都逐渐将注意力放到审判结果上。在审判结果出来之前,每个人都会用内心的那杆秤来衡量审判力度。这杆秤通常是我们内心的道德标准。

然而道德标准是千人千面的,针对同一案件的嫌疑人,有人觉得要判无期,有人觉得要判10年。因此道德不能作为判罚的标准。或者说,至少得统一大家的道德标准。

除非你能给全世界的人洗脑,否则统一道德标准是不可能的事。其实道德是一种很高的标准,否则孔子也不会说『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通常会用道德去要求别人如何,但落到自己身上,便不断放低道德标准。所以道德最大的作用是约束自己,而不是约束别人。

那什么能同时约束别人与自己呢?答案是法律。既然道德只能要求自己,不能要求别人,那何不找到大家都能接受的道德标准来共同遵守呢?罗翔老师总说的『法律是道德的最低标准』就是这个意思。

可我们为什么要自己制定规则来约束自己呢?这要从人类的本性出发。人是社会性动物,我们的一切行为都是在社会中发生的,因此都渴望有个稳定的社会让自己生活。而什么样的社会能稳定呢?这点人类还是有共识的,那就是公平、正义的社会是稳定的。法律是人们心中对正义社会的映射。通过法律约束社会中的人、企业、机构与政府,从而实现公平与正义,让每个人都能拥有追求自由、幸福的权力。

02权力篇

法律的使命有很多,其中限制权力是它必须完成的使命。

前面说过法律是我们对正义和公平追求的产物,如果想要实现公平,那就要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来限制强势方,帮助弱势方。现实社会中存在着各种不平等的对峙,例如『唐山打人案』的多人群殴单人,大型企业对员工进行裁员,地方政府利用职权刁难百姓。为了帮助弱势方,法律必须要限制强势方的权力。

社会中的强势方可以简要分成三种类型:群体、企业组织及政府。例如社会的残障群体是一个很大的弱势群体,所以我国《残疾人保障法》规定了盲人持有效证件可以免费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你不能说为什么盲人可以免费坐车,我就必须得付费。因为相对乘坐公共交通这件事,你是强势方,而盲人是弱势方。你上车的时候能第一时间冲向空位并舒服的坐到下车,但盲人却无法享受这些。因此国家制定法律给予盲人免费乘坐的权力,从而实现乘坐公共交通的公平。

说完群体,我们再来说说政府。我们肯定经常听到国外起诉政府的新闻,例如2020年tiktok起诉美国政府对其交易的限制;2019年华为起诉美国政府对5G技术相关销售的限制。无论对企业还是个人,政府都是非常强势的一方,因此法律也必须要对其进行限制。

我国也有相关法律来限制政府权力,我国的《行政诉讼法》明确规定相关行政机构如果侵犯了我们合法权益,我们是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当然现实中我们很少这么做,一是这么做成本太高了,很多人觉得不值得。二是中国的法治环境还有待提升,有些法律虽然制订了,但执行却是困难重重。

03立法篇

法律可以用来限制强势方,但法律在限制的过程中它本身又成为了强势方,那又有谁来限制法律呢?

希腊神话中正义女神忒弥斯用左手的天秤来衡量世间所有不公正的事,那又有谁能保证天秤本身是没问题的呢?比如有人有偷偷在称的左边放了块磁铁,天秤每次衡量不公之事时都会偏向左边,这样世间所有的公正都不存在了。

现实中法律有权将违法的人、企业或者机构进行规定的处罚,而被处罚的对象却无法反抗法律,这是一种很不平等的关系。如果法律不受到限制,可以朝令夕改,那法律便失去了权威,自然也起不到约束的作用。因此法律本身也需要受到法律限制。

这里会有个矛盾,就是限制法律的法律,又由谁来限制呢?这也是一个不断逼近正义的过程。要解决这个问题,现实中是这样处理的。

1)首先所有法律的制定都不能违背宪法。宪法是万法之母,是这个国家成立的共识。什么是共识呢?我理解的是社会求同存异中的同,也就是国家大部分人认可并拥有的价值观。在美国,《独立宣言》阐述的人人生而平等,都能拥有追求自由幸福的权力,就是那个时代的共识,因而成立了美利坚合众国。后续根据这个共识制订了第一版美利坚合众国联邦宪法,用来限制政府、立法机构和审判机构。这也为后来所有的法律发生及执行打下了基础。

在中国,宪法中明确写到我国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所有的生产资料都归无产阶级。这是那个时代大家的共识,因而成立了新中国。所以宪法的意义非凡,它是国家大多数意志的体现,如果所有后续的法律都不能违背宪法,那么后续的法律自然也受到了限制。

2)其次是所有的法律的诞生与修改都要遵守宪法中规定的立法流程,包括宪法本身的修改。在我国宪法和美国宪法中都明确规定了立法的机构及修改宪法的机构。我国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监督宪法、修改宪法及制定和修改其他法律的权限,并且也规定了宪法的修改需要满足的条件。由于篇幅原因宪法没法对所有法律的制定和修改进行完善的规定,后续我国也出台了《立法法》来规范立法流程,但《立法法》本身也是依照宪法制定的。

3)最后是法律不能脱离社会本身。当法律在不违背宪法,并按照立法流程被制定出来后,它就一定是合理的吗?答案是不一定,因为法律具有滞后性。怎么解释滞后性呢?因为法律被制定的时候是被当前时代制约的,虽然立法者在制定的时候尽可能去洞察社会的底层逻辑,但是科技、环境、文化、灾害都会改变社会形态。一旦社会形态改变,社会的底层逻辑也会发生改变,从而原来的法律可能就并不适用。

例如美国早期禁止异族通婚的法律,在反种族歧视的社会背景下便不适用,因此在20世纪便完全废除了。还有新中国成立的早期,在全民皆兵的时代背景下,法律是允许个人持枪的。后来随着国家的强大与社会内部稳定,公民持枪也逐渐变的弊大于利,因此便立法禁止个人持枪。

法律起源于大众对社会正义的渴望,自然是服务于社会,不能脱离社会。如果某个法律受到了社会剧烈的反对,或者被大多数人视为空文,那么立法者就应该反思是法律已经脱离社会本身。

04审判篇

前面我们说了很多关于法律制定的原则,但是我们还没说过法律是如何生效。你也许会想,审判这件事还不简单吗?如果某个人违法了,去查下他违反了哪条法律,然后按法律描述的惩处方式进行判罚就行了。

如果真这么想,只能说你还太年轻了。如果审判这么简单,那法庭上的律师、法官或者陪审团存在的价值在哪儿呢?同时法律也不至于有如此高的门槛,让大多数人望而生畏了。我们可以这么理解审判这件事。

我们高中数学学了很多的知识点,在考试的时候出题人会根据知识点构造对应的题型,并且会在题型上加一些无关紧要的场景,比如说永远会漏水的木桶,或不断上下人的公交车。然后我们思考需要用哪些学过的知识点来解这道题。这里的逻辑是先有的知识点,再出的题,最后附带构造下场景。而法律正好相反,是先有的场景,再出的题,最后才是构造知识点。如何理解这句话呢?我们继续往下看。

现实中存在各种问题且不断出现新的问题,这些问题是非常复杂的。我们人类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就提前构造好知识点,也就是制定法律。但我们用大脚趾也想得到,法律是没法穷举现实所有场景的,但审判恰恰就是用之前制定的法律来解决当下新出现的问题。因此没人可以保证现有的法律一定能做出最接近真相的解法。

那我们该如何得到题目的最优解呢?或者说我们该如何了解事件的真相并进行最公正的审判?

我有一部非常喜欢的日剧,叫《胜利即正义》,是你们的老婆新垣结衣和雅人叔拍的,我看了不下于3遍。每一集都是一个独立的案子,每集开篇通常会出现一个看起来『邪恶的被告』找到雅人叔来求助,希望让他帮忙打赢这场『不正义』的官司,雅人叔会因为高额的律师费毫不犹豫的接下这件案子。这时新垣结衣会异常气愤,因为她心中律师应该帮助正义的一方来打官司!但迫于负债的压力新垣结衣还是会跟进案子。

剧集里的案子一般会在法庭上进行多次对辩,随着辩论次数的增加,反转与真相也渐渐浮出水面。通常最后都会发现『邪恶的被告』其实心地善良,他做的事都不是为了自己。而看起来『正义的一方』很多时候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把别人告上法庭,并且会披上一层善良、弱势的外衣。

所以如果想追求真相,就只能像《胜利即正义》中一样:走流程,走繁琐、复杂、不断辩论的流程。现实中由于案件会跨越大量的时间与空间,且人会偏向掩盖不利于自己的事实,导致真相很难被完全发现。现实世界中,如果是英美法系,想要给一个人判刑是需要走下面流程的。

当嫌疑人出现后,如果检察院想要对其发起诉讼,是需要经过陪审团同意的。这个陪审团叫『大陪审团』,通常由20人左右构成,只有他们投票同意对嫌疑人发起诉讼,检察院才能将这个人告上法庭,开始走法院流程。

当流程走完后,如果法官想要对嫌疑人进行判罚,也是需要陪审团同意的。这个陪审团叫『小陪审团』,通常由12个人左右构成。这里需要注意,是否有罪和实行判罚在法律上是两件事,只有小陪审团有权决定嫌疑人是否有罪,而法官只能在小陪审团宣告有罪后再进行具体的判罚。

大家有没有发现这里的法官和我们认知的法官不一样?好像法官没有想象中那么大的权力,诉讼请求不是他提的,嫌疑人是否罪不是他定的,法官能做的只是走完流程并做了有罪宣判后,去决定具体的判罚程度。这其中陪审团看起来权力反而大些,陪审团有权否决检察院的起诉,甚至能直接决定嫌疑人是否有罪。而陪审团都来自于普通的、非法律专业人士,并且是随机挑选的。

陪审团制度是被写入美国宪法的,这是由于当时人们的共识。一是大家相信检察院与法院的权力只有被限制服务大众,二是大家认为案件不仅要从专业的法律人士角度看待,也要从普通人的角度去看待。因为人都是都局限性的,只有通过多方视角的审视,才有可能不断逼近真相。

中国曾经也想实施陪审团程序,但限于特有的文化及环境,后来还是没有在全国推行。事实上美国推行的了陪审团制度是有很深厚的历史背景及文化共识的,如果想在一片全新的土壤中推进陪审团制度是很难的一件事。日本在19世纪也推行过陪审团制度,碍于当时的社会环境不太成熟,所以也逐渐废除。直到2009年日本才重新推行陪审团制度,并持续至今。

现实中为了尽可能还原真相,流程是非常复杂、繁琐的,这也是大多数人诟病打一场官司为何如此麻烦,又为何如此漫长。但这些程序是正义的守护者,人的局限性在程序中尽可能被减少,从而不断接近真相。当然,最终的真相除了当事人谁也无法得知,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只要在法庭上获得胜利,审判的结果就是真相,也就是雅人叔所说的《胜利即正义》!

05尾篇

很感谢你有耐心读到这,前面章节叙述了我对法律的理解,由于文章篇幅有限,很多细节我没有展开讲了,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去阅读相关书籍、文献。文末我会附上我看的相关书单。

最后我做个总结吧。

如果说法律是个杆称,那保持平衡就是它的使命。法律的制定者需要平衡理想与现实的差异,从而制定出能落地的法律;法律的审判者需要平衡理智与道德的比例,从而做出大多数人都能接受的判决;法律的条文需要平衡保守与变革的尺度,从而在保证法律权威的同时,也能适应当代社会。

在了解很多法律相关的历史、书籍之后,我对我国法治的进程感到了明显的落后。具体落后在两个点:一是权力没有被充分的限制,二是民众的法律意识淡泊。这两者是紧密关联的,当民众不断觉醒,当每个人都认为权力需要被钉在法律的十字架上时,才能滋生限制权力的土壤。我相信那时我们会变成理想中的法治国家,每个人都拥有追求自由、幸福的权力。

你最讨厌抖音的什么梗

抖音作为时下最热门的一款短视频软件,想必大家都是耳熟能详吧。凭借互联网的东风,最近几年可谓是发展迅速,粉丝增长也非常快,甚至海外很多地区还有特别的版本叫做“TikTok”。但是可能很少有人知道,抖音最早是让使用者通过对口型,同时模仿MV的表演。当然抖音在中国推出以后有了越来越多的功能,也逐渐发展出自己的特色,一些热门的视频会迅速火爆并获得大量用户的模仿,那抖音都有哪些让人讨厌的梗呢?首先第一个就是炫富了,其次还有就是反转类,还有就是卖惨的。

首先说的第一个就是炫富。其实炫富在抖音并不是最早出现的,在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是很常见的,最早应该是从微信朋友圈开始,有的人喜欢晒房子车子,有的人就是直接晒存款之类,抖音的出现无疑给喜欢炫富的人安上了飞翔的翅膀,他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炫富,比如晒一打厚厚的房本的,晒收租用后备箱装现金的,甚至晒自己新买的空客380的和谐号动车的,还有技术流加持,可以说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炫富。

其次可能就是硬反转。抖音上经常会有反转类的视频,比如自己年轻时没钱没本事,受到家人或朋友看不起,后来发愤图强升职加薪成为富豪,然后家人朋友又对自己百般追捧,让他们啪啪打脸,还有些生硬的反转却让人不得不怀疑自己的智商,比如女朋友因太穷,嫌弃男朋友。男的努力工作,两年后开上豪车…走向人生巅峰…回来告诉女友,我穷你不知珍惜,现在的我高攀不起。

还有的就是卖惨的。现在的抖音用户年轻分布比较广,下到小学生上到老年人几乎都有受众,而比较常见的一类视频就是说自己生活艰难的,年轻人工作压力大,买不起房,还有抱怨自己外出打工老板不好,房东坑自己等,通过各种事情来反映社会的不好自己命运悲惨,然后还有添加一些悲伤的音乐来博取人们的同情。

说到底抖音除了用户可以观看视频打发时间,抖音也是一个创业的平台,因为他有巨大的流量,很多人使用所以就需要有人进行创作,所以一些创作者就想尽办法来博取人们的关注和点赞,这样他们就会有收益,但是大部分的内容却没有一点营养,当今社会鸡汤泛滥,很多人就另辟蹊径,不断通过一些途径向人们传送悲观的理念或者价值观不正确的理念,以获得流量,虽然抖音也有一些正能量的内容,但是目前还是需要改进。

关于tiktok出现反转和你最讨厌抖音的什么梗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点赞(464) 打赏
Tiktok咨询
TikTok卖家交流群
跨境卖家专属社群
专家咨询
跨境卖家资讯群
集结行业大咖卖家,助力品牌出海,赶紧加入!
入群福利:
领取最新跨境行业研报+跨境工具导航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