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钱,我只有梦想——TikTok最火的梗解析
TikTok作为当前最火的短视频平台,其上有着无数的梗点和小技巧,其中最为受欢迎的为“我没钱,我只有梦想”梗。在抖音上,这个梗甚至成为了无数用户模仿的指路明灯,产生了不少的段子和派生衍生。本文将深入解析“我没钱,我只有梦想”这个TikTok最火的梗,为大家揭开它背后的故事、传播规律以及文化意义。
## 一、梗源起
2019年6月11日,一位放飞梦想的清华学生在校内百万观众面前向学姐表白,并成功拿到了“好人卡”。这位学生名叫董水峰,此前他曾因为写小说而受到很多人的关注。这次向学姐表白的视频被网友拍下并上传到了西瓜视频和抖音等平台,累计观看量超过2000万。
董水峰采访中说道:“我原来想送花、唱歌,但我太穷了没钱,所以我想到了用言语去表达。我就和她讲,其实我很穷,提不起花那么大的牌子,但我有很多梦想。”这句话不仅引起了在场观众的共鸣,也成为了后来的“我没钱,我只有梦想”的梗点。
## 二、传播规律
尽管“我没钱,我只有梦想”这个梗诞生时间并不久,但它在TikTok的传播效应却十分显著。有几个因素成就了这个梗点的成功传播。
首先,这个梗源头正能量十足,为友爱、励志、正义等情感类话题提供了可喜的资源。在“我没钱,我只有梦想”的背后,是一个个蓝领、暖男、学霸、现实主义者等形形色色的个体,他们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表达了对理想、信念、友情的执着追求。
其次,这个梗点容易短平快地传递,适合在抖音和TikTok这样的短视频平台上流传。许多抖音用户在TikTok上模仿“我没钱,我只有梦想”,用全新的表达方式来诠释自己的心声,他们无论长文短句,都能准确地把握这个梗点的简洁精髓,取得很高的点赞率和关注度。
第三,这个梗点有极强可塑性和延展性,诞生了很多间接、侧面、变形的梗点。比如后来的“我没有钻戒,我只有钻石奶茶”,再比如“我没得名气,我只有抖音”等,这些梗点虽然和源头梗不尽相同,但在广大抖音和TikTok用户中间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 三、文化意义
“我没钱,我只有梦想”这个抖音最火的梗表面似乎只是一个普通的描写,但实际上,它象征了一种年轻人的心态和大众文化情境。
一方面,“我没钱,我只有梦想”的核心精神,旨在强调在资本社会中追求梦想和享受生活的权利。这种权利非常珍贵,几乎得不到任何机构、体制和力量的认可和保障。即使从先锋艺术家到普通青年,再到底层民众,他们也都需要在独立自主、民主自由、多元平等的人性原则下追求属于自己的梦想。
另一方面,“我没钱,我只有梦想”也反映了当下年轻人的某种内向、灰色和消极的价值取向。在当今社会浮躁、功力崇拜和键盘侠氛围的积淀下,很多年轻人对于现实困境越来越无力回天,对于远大前程也相对失去信心和判断。他们在“没有钱”的表面下,其实是对于现实情感的一种显化,“只有梦想”的背后也许是一种强大的反差和撕裂。
## 四、总结
在本文的最后,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TikTok最火的梗之一——“我没钱,我只有梦想”,具有多重的传播规律和文化意义。它是对于当下年轻人追求理想和自由的一种艺术表达,也是对于当下年轻人焦虑和困境的一种意识体现。在未来,也许我们可以在更广泛的文化场域中发现它的效应和影响。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