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抖音”到“唐人街陷阱”:热门应用背后的文化冲突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为各种应用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短视频应用“抖音”、“快手”等已经成为这一领域的热门代表。与此同时,“唐人街探案”等中国电影也在海内外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这些成功背后的文化冲突既有切实的产业竞争问题,也呈现出民族文化传承和传统文化保护等课题。

1.抖音:全球范围内的文化输出

抖音是一款基于音乐和短视频分享的移动应用,由字节跳动公司开发,于2016年9月上线,日活跃用户已经超过4亿。用户可以通过抖音发布15秒到60秒的短视频,配合音乐和滤镜效果制作精美的内容,涵盖音乐、舞蹈、美食、旅游等各个领域。

抖音的崛起和成功,标志着一种全新的文化传播模式的出现。作为全球最大的短视频平台之一,抖音已经成功地输出了中国文化、音乐和美食等元素到世界各地,并且日趋成为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移动应用。但在推广的过程中,抖音也遭遇了一系列文化冲突的问题。

2.快手:用户和监管之间的平衡

快手是中国最大的短视频分享平台,由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开发和运营,截至2019年年底,快手的日活跃用户数量已经达到了2.4亿。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快手也在处理用户和监管之间的平衡问题。

由于短视频应用大量使用童星,并且包含着大量涉及未成年人的内容,因此快手推出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计划”,采取各种措施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同时,快手也面临了很多监管压力。例如,2020年,快手被点名整改,《网络安全法》登记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的规定也让快手推出了新的上网维护队伍。这些举措表明,移动应用与用户和政府之间的平衡需要不断进化和适应。

3.文化冲突:电影和应用涉足外国市场

“唐人街探案”是由中国香港导演陈思诚执导,王宝强主演的侦探题材电影。2015年上映以来票房突破3亿,获得了广泛的好评。其主人公的中式形象、情节设置和情感表达,都体现了中国精神和文化特色。然而,东南亚市场上却出现了一些消费者对于这样的文化输出的反感,认为其中存在着中国人的优越感和种族主义。这一现象表明,文化输出不应仅仅忽略文化差异,而应着眼于文化融合与共生。

类似地,在短视频应用方面,有些国家也对抖音等应用平台的文化输出表现出了不同的态度。例如,在印度和美国等地,抖音遭遇了政府的禁令和调查,部分原因也出在其内容涉及的时政和敏感的文化问题上。

结论

总的来说,在新兴移动应用和传统文化输出方面,我们需要认可并充分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和新型文化输出模式,但同时也要重视文化冲突和差异,强调文化自主和尊重。通过文化交流与艺术创作的方式,在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同时,加强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点赞(957) 打赏
Tiktok咨询
TikTok卖家交流群
跨境卖家专属社群
专家咨询
跨境卖家资讯群
集结行业大咖卖家,助力品牌出海,赶紧加入!
入群福利:
领取最新跨境行业研报+跨境工具导航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