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tiktok预估收入,以及TikTok 小店的商品定价,到底怎么设置更合理更科学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富豪们喜欢玩什么游戏
5月13日,2022年中国《新财富500富人榜》发布。除了榜单前十大富豪引发热议之外,一家名为“米哈游”的上海游戏公司受到了媒体与社会聚焦,原因是这家公司三位85后创始人一起闯入《新财富500富人榜》。
其中,CEO蔡浩宇以553亿元的身价,排名73位,登顶“济南首富”;刘伟与罗宇皓分别以305亿和288亿次之,排名145位、157位,三人财富总值高达1146亿!
米哈游CEO蔡浩宇,图源:GDC(游戏开发者大会)视频截图
米哈游的财富密码,源自一款于2020年发售的游戏《原神》。据SensorTower的数据显示,2021年《原神》在GooglePlay和iOS平台上的收入则达到了18亿美元(约119亿元)。
《原神》的爆火不是偶然,在此之前,米哈游已经走了近10年的路程。游戏虽然被视为暴利,但是游戏开发可谓异常艰辛,不仅是对资金与资源的持久消耗,更是对耐心与信心的长久煎熬。
十年磨砺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蔡浩宇、刘伟和罗宇皓,这三位上海交通大学的同学,如何缔造出游戏业“中国合伙人”的传奇故事?
米哈游创始团队,罗宇皓(左1),蔡浩宇(左2),刘伟(右2)
二次元“中国合伙人”
2011年,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宿舍内,蔡浩宇、刘伟和罗宇皓成立米哈游工作室。
三人不仅都是同学,而且都喜欢二次元文化。大学期间,他们创业的第一个项目——主打自由写作的开源文学社区,在中科院技术创新大赛中赢得了20万元奖学金,这是他们创业的第一桶金。
工作室成立半年后,米哈游的第一款萌系美少女2D卷轴过关游戏《Flyme2theMoon》上线,下载定价18元,一个月内,下载量达3000次。
2012年2月,米哈游公司正式成立,透过这个极具二次元风格的公司名,其创业文化可见一斑。
团队的启动资金,来自上海科创中心的10万元无息贷款,还有一间50平米的办公室,可免费使用半年。初始创业团队6个人,一间办公室,每个人靠着墙有一张办公桌,房间中央的大桌子上,堆满了漫画和轻小说。
游戏开发,10万元远远不够,他们迫切需要拿到投资。但那时,智能手机尚未普及,移动互联网时代还未到来,手游的价值得不到重视。在投资人的眼中,二次元游戏远不及人工智能产品吸引人,更何况,三位创始人均没有大厂资历背书。
历经坎坷,米哈游最终仅拿到杭州斯凯网络科技的100万元天使轮投资,其股权结构为:大股东蔡浩宇持股41%,刘伟22.595%,罗宇皓21.405%,斯凯网络持股15%。
100万天使投资,成了《崩坏学园》的启动资本。
《崩坏学园》是一款横版射击手游,在游戏中,校园遭到僵尸攻击,玩家需要操纵日漫风格的美少女与僵尸战斗,保卫校园,有闯关、生存、限时三种模式可以选择。
游戏上线后,反响平平,日活跃用户数量不到十万。钱花了,却未收获半分,米哈游迎来艰难的时刻。
“当时团队很迷茫,看不清产业方向。”
不得已,蔡浩宇、刘伟、罗宇皓几位创始人每月只拿4000元工资,并且每人身兼多职,几乎做遍了所有工种,正是因为这些经历,让他们近距离接触到了玩家,从而更加了解用户的需求。
他们开始以市场为导向,以用户为重,在游戏中设置更丰富的角色形象、服装和武器外观,让玩家能为了自己喜爱的游戏外观付钱。
效果立竿见影,改进之后,《崩坏学园》的数据开始增长。
一鼓作气,2014年初,米哈游推出了《崩坏学园2》,将单机游戏升级为网游,除了IOS渠道,也在尝试新的安卓渠道。这一时期,恰逢B站正苦于如何从弹幕网站变现,而米哈游的二次元属性正好与B站不谋而合。二者就此展开合作。
这一合作,成就了彼此。
2014年,蔡浩宇在一次公开演讲中表示,“B站占米哈游安卓收入50%还要多……没有B站就没有现在的《崩坏学园2》”。B站从此成为米哈游最重视的合作方之一。
复盘中国创业公司成功案例,不少成功都伴随着营销渠道的红利,彼时适逢B站流量红利期,米哈游成功抓住这一波风口,实现公司的跨越式发展。
《崩坏学园2》上线一个月后,流水超过1000万元,2014年的营收为9500万元。2015年,《崩坏学园2》营收增长到1.7亿元,增幅达到180%。
米哈游终于驶入快车道,而它真正开始名声大噪,是2016年《崩坏学园3》的上线。
从游戏的内核世界观、角色形象的丰富程度及美工的专业水平来说,《崩坏校园3》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对手,很多手游玩家表示,“曾为了《崩坏校园3》氪掉了一万多元。”
2017年,《崩坏校园3》的营收冲上了10亿元。其中在上半年,《崩坏校园3》收入占米哈游业务收入的84.41%,成为新的收入支柱。
也正是从《崩坏校园3》开始,米哈游开始了“出海”战略,销往东南亚。根据韩国数据公司IGAworks报告显示,《崩坏校园3》一度成为韩国收入最高的中国手游。
《原神》“超神”:年入百亿
2017年,在米哈游的历程里是特殊的一年。这一年,随着国内移动互联网的成熟,国内二次元手游迎来爆发。对米哈游而言,它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公司人数突破300人;首次递交IPO试图上市;《原神》立项。
虽然是年轻的创业团队,但是他们却充满了居安思危的意识。游戏行业中,更新迭代太快,如果你不能持续给予玩家惊喜,那终将被玩家抛弃。
《崩坏校园3》一炮走红后,团队一直在想:下一款产品做什么?
刘伟接受采访时,表示米哈游的研发理念是:somethingnew、somethingexciting、somethingoutofimagination。
“到底做什么样的产品才会让我们自己觉得exciting、觉得outofimagination?”
那段时间,他们自己玩了很多主机上的开放世界游戏,想把这种游戏带到手机上。
“自己想玩,又愿意做,团队有了做《原神》的想法。”
《原神》游戏中,构建了一个名叫“提瓦特”的虚拟世界,玩家在旅行的过程中踏上寻找七神的冒险之旅,会遇到有不同特殊能力的同伴,一起击败敌人,找到失散的亲人,并逐步发掘“原神”的真相。
《原神》是弱社交游戏,核心是单机,但和《崩坏校园3》一样,加入了联机副本玩法,游戏本体免费,抽卡、月卡和通行证需要付费。
2020年9月,《原神》正式上线。
《原神》线下展会
从立项到上线,米哈游用了三年。在此之前,他们没有做过这类游戏,对成本、预算没有概念。随着项目推进,米哈游砸下重金,人力拉满,投入逐渐“失控”。
刘伟说,“陷入泥潭,完全超出预期。”
到2019年末,《原神》单一项目人数已超过400人,按照招股书里人均40万年薪计算,这一项目一年的人力成本至少花费1.6个亿。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原神》开发花了1亿美元,蔡浩宇公开承认投入不菲,“《原神》上线后每年还要花2亿美元,过去3年开发的成本更高。”
重金投入的《原神》,也给了米哈游高回馈。SensorTower数据公布的手游厂商营收Top30榜单中,2019年12月,米哈游排名26位,《原神》发行一个月后的2020年10月,米哈游排名蹿升至第2位。SensorTower数据显示,《原神》自发行以来,仅移动端就在6个月内吸金超过10亿美元。据《市界》报道,同样是赚取10亿美元,2020年收入最高的移动游戏《和平精英》用了16个月,《王者荣耀》则花了18个月。2021年,《原神》收入高达18亿美元,在2021年全球收入超过10亿美元的8款手游中名列第三。到了2022年一季度,《原神》收入为5.51亿美元,并在3月重回手游海外收入第一的宝座。
抛开产品本身,《原神》之所以能大火,还有两个原因:
一是抓住了二次元文化。
虽然《原神》做的是游戏,可是底层逻辑,是二次元文化。新消费时代,产品爆红的一个关键,就是能切中核心用户的文化属性。《原神》之所以能成为现象级产品,就是切中了游戏群体中的二次元用户,本质上来讲,这和汉服、盲盒崛起的底层逻辑,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二个原因,就是成功打开了海外市场。
张一鸣曾讲过,新一代的创业者,需要具有国际视野。如同TikTok在海外创造了短视频神话,《原神》让米哈游成为2020年中国游戏出海榜首。
《原神》风靡海外,它在147个国家开放下载,其中,56个国家及地区进入了IOS下载榜的前20名,36个国家及地区进入IOS下载榜的前10名,十天时间,《原神》在全球AppStore和GooglePlay上的预估收入达9000万美元,成为了一款世界级的明星游戏。美国权威游戏杂志《GameInformer》对《原神》的评分达到9.25分,这是年度最佳游戏的分数。
据《财经天下》报道,欧美主流游戏中的女性角色,大多数比较接近好莱坞、漫威刻画的女性战士形象,而《原神》中精致、可爱的二次元美少女形象,带给玩家强烈的新鲜感;在习惯了日本二次元文化的亚洲国家,《原神》精致的画面融入了中国张家界、桂林等地的山水风景,足以让玩家耳目一新。
截至2022年4月,米哈游全球收入都稳坐国内前三,仅次于腾讯和网易。但是,在款游戏收入Top20内,腾讯有9款游戏,网易有6款游戏,米哈游只靠1款游戏。
上市折戟,开启多元化
2020年,游戏产业发展如火如荼。
除去腾讯和网易的龙头地位,新生代的米哈游、莉莉丝势如破竹,反而是A股老牌游戏公司地位尴尬。在2017年1月吉比特上市之后,A股市场再没有一家游戏公司成功上市,其中包括米哈游。
2017年2月,米哈游第一次申报上市A股,计划募资12.22亿元。当时,米哈游运营的三款游戏分别为《崩坏学园》、《崩坏学园2》、《崩坏学园3》。招股书显示,米哈游收入的主要来源为《崩坏学园2》与《崩坏学园3》,该两款产品的收入占报告期营业收入的比重高达98.82%。
12月,米哈游更新了报送材料,其增速远远超过预期,仅2017年上半年就实现了5.88亿营收,4.47亿的利润。
随后证监会也反馈了意见,其中,就依赖单一IP能否保持未来持续盈利能力表示存疑:如果公司不能准确掌握二次元用户的偏好变化,创作出用户喜爱的内容,“崩坏校园”IP对用户的吸引力下降,可能造成用户流失和盈利能力下降。这一风险导致IPO未获通过。
2018年,米哈游更新招股说明书,将募资规模提升到14.89亿元。但在排队三年后,米哈游上市希望依然渺茫,2020年9月,在《原神》进入公测阶段的同时,米哈游主动撤回了上市申请。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原神》的大获成功,从侧面说明,开放世界的二次元游戏的大门,已经被米哈游打开,传统游戏大厂腾讯、网易都表达了对这一领域的雄心,莉莉丝、叠纸、鹰角等游戏新势力也紧随其后。
蔡浩宇表示过自己的担忧,“害怕自己40岁以后难以抓住用户的需求。”
很多人对米哈游存在质疑:仅靠单IP运营,未来还有很多不确定性。
质疑没错,但不要忘了,当初很多游戏大厂的崛起,同样是靠单IP发迹的,比如,《大话西游》成就了网易游戏,《传奇》成就了盛大网络。网易游戏赚了钱后,丁磊选择去养猪,蔡浩宇依然身在其中。
这几年,米哈游频繁出手跨界投资其他创业公司,先后投资了元宇宙社交产品Soul、核变能源技术开发公司能量奇点、视频云解决方案服务商蔚领时代、国内民营火箭制造企业东方空间。在核聚变、元宇宙和脑机接口领域,米哈游充满兴趣与好奇心。
成为“顶流”之后的米哈游,未来道路更加开阔,但也面临更多挑战。
疫情期间,全球有多少人在假装旅行
刚刚过去的2020年是被疫情笼罩的一年,同时,也是全球旅游产业遭受重创的一年。
去年,全球一共失去超过1.74亿个与旅游业有关的岗位,总损失超过4.7万亿美元。
旅游业的衰退也造成了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如今,刷刷小红书,信息流里多出了各种所谓的“居家小贴士”;打开朋友圈,有关外出旅游的内容少了大半。
而就在这个避免外出,全民宅家的时代,有些人却依然选择背起行囊,拿上护照,乘车前往机场。
疫情都肆虐成这样了,这些人却还要坐上飞机出游?
是的,不过,它们只是坐上了飞机,而飞机却不会带他们前往任何目的地,只是给他们一种“仿佛自己在旅行”的体验。
这,便是最近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大火的“假装旅行”,一种因疫情而催生出的全新旅游方式。
1.
假装旅行,顾名思义,就是:
乘客拎着行李,拿着护照,来到机场,假装自己要去旅行。他们过了安检,坐上飞机,从某个地方出发,在经历了几个小时的飞行后,又回到了同样的地方。
看似,它们经历了一场旅行,但实际,他们的旅程总位移为0。
比如现在日本FirstAirlines航空公司的“东京—巴黎”线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要想飞这趟航线,首先,旅客需前往位于东京市中心的“池袋国际机场”。
你可能会纳闷日本人什么时候在市中心建了个机场,但当你到了指定地址后才发现,所谓的“池袋国际机场”,其实就是办公楼里的一个大房间。
进入房间,乘客将接受乘坐飞机前的一系列检查,包括安检行李,检查护照,当然,在疫情期间,最重要的一步是测量体温。
之后,乘客会根据屏幕上的信息牌,到指定的登机口登机。
在机舱内落座后,空姐会要求乘客系好安全带,进行例行的机场内部安全检查,并向乘客进行安全演示。
当一切准备就绪后,模拟的引擎轰鸣声响起,飞机假装缓缓起飞,假装向上爬升,乘客向窗外望去,看到了由平板电脑所呈现的数字云海与模拟蓝天,有人还拿出手机拍摄窗外的“景色”。
过一会儿,空姐装作飞机已经进了平稳飞行状态,她们推着餐车,开始为乘客提供正宗的法式红酒与餐点。
而在假装降落前的10分钟,空姐则会向乘客发放VR设备,戴上之后,乘客将置身于巴黎的各大名胜当中,在卢浮宫和凡尔赛宫中畅游。
之后,飞机缓缓下降,完成了整场飞行。
在空姐的指引下,乘客们离开了机场,从东京的池袋来到了东京的池袋,总计飞行里程:
0公里
是的,整个“飞行”都是一场由VR、模拟设备、专业空姐所创造的沉浸秀,而所谓的机场则是一个以高空旅行为核心的小型主题公园。
FirstAirlines的“假装飞行”项目其实在好几年前就已经开始投入使用,但在2020年,由于疫情的缘故,该项目开始大火,其日常订票量瞬间激增了50%。
不过,作为一家飞行体验公司,FirstAirlines最多也只能为客户模拟出乘坐飞机的效果。而对于那些拥有真正飞机的航空公司,“假装飞行”则进化到了可以真正“上天”的阶段。
2020年10月,澳洲航空推出了一条特别的飞行线路:
游客将从悉尼机场乘飞机出发,在7个小时后回到悉尼国际机场,原地往返。
在这7个小时内,飞机将飞过澳洲的诸多著名景点,比如乌鲁鲁巨石、大堡礁等等……而旅客则可以透过窗口进行观光,在蓝天与碧海间欣赏美丽的风景。
这趟看上去似乎哪儿也没去的特殊航线一共有130个席位,分为三个档位:
经济舱800美元
头等舱1787美元
商务舱3787美元
然而线路和票价在网上刚一公布,便在10分钟之内被一抢而空。
在采访中,许多报名该航线的旅客都表示,他们只是想再度体验那种在飞机上看蓝天大海,赏壮丽风景的感觉,就像是一种特殊的怀旧一样。
“现在如果我们想看乌鲁鲁巨石,最好的办法就是从天上看了。”一位受访者这样说道。
并且,这种在天上绕一圈就回到出发地的线路还可以定制。
比如,最近泰国的国际航空公司就为本国的佛教徒设立了一班特别的祈祷航班。
2020年11月30日,旅客可以乘飞机从泰国曼谷的素万那普国际机场出发,进行为期3个半小时的飞行。
在旅途中,飞机将依次途径(传统)泰国的99个佛教圣地,而旅客可以在旅程中诵经祈祷,在2万英尺的高空中完成这次特别的宗教圣地巡礼。
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在疫情爆发的这一年,“假装飞行”开始在全球范围内火热,而这种现象的背后就是各大航空公司的自救,更是无数人对旅行与探索的渴求。
2.
事实上,现在各大航空公司所推出的假装飞行,其实就是以前“观光飞行”的变种。
原本,观光旅行只是一种较为小众的旅行方式。但在今年,疫情袭来,旅行受限,大量航空公司
陷入财务危机。
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的预估,2020年,全球航空业总共损失了3140亿美元的机票收入,30多家航空公司被迫停运。
在这样严峻的大环境下,航空公司必须要想尽一切办法自救,而人们则想通过一切办法出门旅游。于是,买方市场对上了卖方市场,假装飞行就这样成了时下许多人唯一可以选择的旅游方式。
毕竟,许多人在家隔离,真的都快憋疯了。
比如在2020年3月,一对澳洲夫妇原本想乘游轮庆祝他们结婚53年的纪念日,结果由于疫情,游轮取消,老两口决定在家“假装乘游轮出行”。
在TikTok上,欧美用户发起了一个#travelathomehastag活动,用各种脑洞大开的想法来假装自己在乘飞机出行。
还有人索性直接PS,利用数字技术来满足自己对旅行的渴望。
在这样的情况下,航空公司所推出的这些“假装飞行”项目,可以说正好满足了广大旅游爱好者想要在天空翱翔,想要看看山川和海洋的向往。
所以,“假装旅游”才会在全球范围内火爆,不过,它也催生出了许多问题与质疑。
比如,许多新加坡环保人士就认为,这类“假装飞行”会制造大量无意义的密集碳排放。
还有人则认为把钱花在仅仅乘坐飞机上是一种毫无意义的浪费。
最重要的是,不论一次“假装飞行”会持续多久,不论飞机里的服务有多优秀,旅客终究还是哪儿也没去,终究还是假装进行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所以,有的人找到了一种更加简单的替代方式,他们点亮了手机屏幕,进入虚拟的游戏世界中,在幻想的时空里旅行,观景。
比如,在网易今日公测的《天谕》手游里,就能让你足不出户,便可以在天空翱翔,在海洋里探索。
《天谕》手游是一款东方幻想题材的MMORPG游戏。
不同于以往的同类型作品,它不只是将海洋和天空作为游玩的背景,《天谕》手游在这两个方面可是下了相当大的功夫,将“穿云入海”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海洋这一部分,《天谕》手游不单单做出来一片可随意探索的大洋,还在其中加入了各种各样、美轮美奂的生态区域:
多姿多彩的海洋生物、神秘莫测海底沉船、美丽静谧的水母之森、肆意游弋的巨型玄鲸......
每一个场景都在吸引着你不断下潜与探索。
而在天空这一部分,《天谕》手游不仅创造出了一个飘浮在云海中的都市,还允许玩家在天空中自由地翱翔。
你可以飞上百尺高空,与翱翔在云端充满科技感的空中公会一起迎接朝来夕往。
看玄鲸披着月光穿过层层云幕,飞跃过灯火通明的城镇,奔向远方。
可以说,《天谕》手游追求的是超现实元素与真实表现的碰撞。
而这份碰撞的结果就是:
在其他手游里,你可以欣赏那些美景,而在《天谕》手游里,玩家可以将自己完全置身于这些超现实的美景当中,尽情遨游潜水,体验这份“穿云入海”的快乐。
也难怪几次内测过后,不少玩家纷纷表示:无心主线,疯狂截图。
进入2021年,全球疫情仍不见好转,看来在短期内,出门旅游看风景,依然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
而《天谕》手游主打的“立体幻想大世界”,则让玩家可以自由的穿梭于天空与海洋。
所以!点击
今天,让我们相约《天谕》手游。
一起在云海翱翔,一起在海底探险,一起去探索这片幻境,一起去发现美的快乐。
穿云入海的快乐,绝对不要错过!
设计/视觉东北
TikTok 小店的商品定价,到底怎么设置更合理更科学
一般来说,产品定价大致分为三个步骤:
1.市场调研
卖家拿到产品及其进货价/代发价之后,先不要着急计算成本,而要先做市场调研,通过出单情况,查看该品类在市场的需求,竞品的情况及定价等,从而评估切入该赛道的竞争难度。
要想评估市场,我们首先要找到围绕该商品展开的关键词,从而调研市场。有别于传统电商平台的主动搜索购买场景,TikTok电商运营更加注重内容创作,而非关键词排名。但确定产品的关键词仍旧对于卖家而言至关重要。产品的关键词主要包括:产品自身,适用人群,主要功效等。
对于TikTok卖家而言,关键词不仅关系到买家的检索结果,还关乎买家刷到的内容(关键词越准,越容易被特定人群主动刷到),以及相关标签的使用情况。
对于需要跨文化、跨语言运营的跨境卖家而言,还要注意的是,同一个商品可能有多个可能被检索的近义词。运营需要尽可能多地去收集每个可能被搜索到的词汇,逐一放到平台上进行检索,才能保证不漏掉每一个竞品。根据商品图片查看是否为产品的对标产品,越近似说明关键词越准。将收集的关键词放在TikTok站内、站外(其他购物平台)、Google趋势,查看在目标市场的检索情况,根据搜索频次,从高到低进行排序,为撰写标题和标签做准备。
在这个过程中,记录你在站内、站外分别检索到的单价最低的竞品的链接,以及近一个月至三个月内最畅销的竞品的链接(不对标大品牌),分别记录好:
-近一个月至三个月内的最低价;
-近一个月至三个月内最高月销量。
并且留意他们的发货方式(本地发货/跨境发货),如果你的产品为本地发货,则优先对标同样为本地发货的畅销/低价竞品。
学习了解到近期商品最低价和最高月销量后,我们可以做好两件事:一是根据竞品月销量,预估自己做到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出单情况,并根据公司实际情况,与供应链或厂家谈备货数量,尽可能从成本端控制价格;二是根据最低价,计算自己的目标定价,以及如果要打价格战,当下竞品的最低价是否能够覆盖掉公司运营成本。
2.成本核算
产品成本是定价的决定性因素。通常来说,成本主要包括:货物成本、包材成本、运费(国内&国际),以及各项手续费、达人佣金等,即可计算出销售收入和毛利率。
1.可以使用一些定价计算器工具(比如EchoTik定价计算器),选择对应的国家、币种,网站将实时更新汇率;
2.将收集到的竞品最低价输入到定价中(优先填写TikTok站内定价,如果站内价格和销量与站外差别过大,比如站内价格高、出单低,则也要考虑站外的出单价格和情况);
3.将固定成本填写在对应的表框中,包括:厂商根据你的预期备货给到的最低成本价、货物体积等,EchoTik会自动计算出产品重量,以及对应的国内运费(头程物流,针对跨境销售的场景,本对本场景忽略)、跨境物流运费(本对本场景的物流费用,或者跨境场景的跨境物流费用)。
4.如果有包材、给达人的佣金、各项手续费费率等杂费,则填写至表格对应的地方,即可在下拉框查看到对应的毛利收入和毛利率。
3.灵活调价
我们在影响产品定价外部因素中,讲到了市场需求和竞争者对于价格的影响。市场变化万千,价格也要随之灵调整。因此,运营人员需要时刻关注竞品情况,将使用关键词调研市场的流程形成SOP,以自然周为单位,对竞品以及所在细分市场的竞争情况进行跟踪和调研。
产品投入市场后,市场对产品的反馈也一样重要,退货所产生的成本、评分也会影响到价格。在下一篇实操文章中,我将重点讲解商品的涨价/降价逻辑,记得点击关注,不迷路。
你认为短视频的发展前景如何
短视频为近年网络视听的一大新兴业态,目前短视频平台正在探索更多元化和更深层次的商业变现模式,短视频用户规模、网民使用率和市场规模近年保持持续增长态势。
短视频处在探索新商业模式期
短视频作为网络视听的其中一个新业态细分行业,近年来发展迅速。截止目前,我国短视频行业已经经历了四个阶段,分别是蓄势期、转型期、爆发期和探索新商业模式期。目前正处在探索更多元化和更深层次的商业变现模式。
短视频吸引新网民加入,用户规模和使用率持续增长
短视频具有“品类繁杂、包罗万象、短小精悍、浅显表达”等特点吸引新网民加入。根据调研数据显示,新网民第一次触网使用的第一大网络视听应用为短视频,并且这一比例较2020年6月增长5%左右。
根据CNNIC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8-2020年,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持续增长。2020年第一季度疫情“宅家”更是使得短视频用户规模强势增长,2020年3月短视频用户规模较2019年短视频用户规模增长19.29%。截止2020年底,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已经达到8.73亿人。
并且,近年来短视频网民使用率持续提升。截止2020年底,短视频网民使用率达到了88.3%。
市场规模突破2000亿元
在用户规模不断增长的同时,我国各短视频平台也在积极探索更多元化和更深层次的商业变现模式,如抖音开设了商品橱窗、引入更多KOL直播带货等,中国短视频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20年我国短视频行业市场规模已经突破2000亿元。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短视频行业市场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