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tiktok运动休闲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Meta被曝策划“反TikTok”运动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上面两点这个字怎么打

第一步,打开搜狗输入法,切换至中文状态,如下图:

第二步,在中文状态下,输入ba,如下图:

第三步,使用PgDnEnd翻页,找到丷,按下对应数字,如下图:

扩展资料:

丷的读音是bā,注音是ㄅㄚ,部首是丶,同“八”。部外笔画是1,总笔画是2。一般用作偏旁。仓颉:IH,郑码:UDAA,区位码:8152,笔顺:捺撇,笔顺编号:43,四角号码:80000,UniCode:CJK统一汉字U+4E37。

年轻人的10个新生活方式 正在改写旅游业

过去一年,旅途依然受制于疫情,但与此同时,年轻人们也遵循自己的生活仪式感,创造出一系列具备体验感一流、品质感上乘、表达欲旺盛、情感满足、探索精神、数字化依赖等特点的生活方式。

在这些生活方式之上,我们看到了或小众、或深度、或随性的全新旅行方式。山系生活、城市考古、Vanlife……空间秘探盘点出10个过去一年曾有过“火热时刻”的全新旅行生活方式,共同来探寻旅游业的新脉络!

“野生”之路

《2021十大全球消费趋势》指出,城市居民不断寻求户外绿洲,以满足其心理和身体健康需求。在户外场所就餐、运动、社交和放松,已成为消费者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或许是疫情的影响,当代消费者们不再满足于精致、安稳的居所,而对不可掌控的荒野有了蠢蠢欲动的冒险之心。越来越多年轻人,遵循着“野性的呼唤”,他们向往户外,更向往一种自己动手,创造出一种与寻常截然不同的新生活。山系生活、精致露营以及Vanlife,“野生”之路的不同面貌,正在逐一占领旅途。

01精致露营

过去一年来,越来越多关于生活方式的杂志、媒体开始反复提及野奢、露营,更有人将2021年称为国内精致露营元年,各种人群都在用自己的理解去演绎Glamping(精致露营)。

GrandViewResearch的报告数据显示,全球精致露营市场规模预计从2019年到2025年将以12.5%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亚太地区预计年增长率更为显著。2021年,小红书露营发布量同比增长5倍。

精致露营,成为当下年轻人,尤其是千禧一代心目中一种理想而高级的旅宿方式。人们从城市出走,搭建起具备个人风格的营地,让空间成为自我意识的居所。在风格露营的圈子里,已逐渐划分出了复古风、军事风、BC(荒野)风等多种风格,不少爱好者花在露营装备上的钱,甚至能出一次国。

02山系生活

小红书通过分析2021年数据发布2022年十大生活趋势,其中由露营热潮转化而来的更立体的“山系”生活方式,展现了中国山地旅游日益火热的一个剖面。

《中国山地旅游发展趋势报告(2021)》指出,家庭和小规模团队为主体的旅游者,将成为山地旅游的重要消费群体,从根本上改变传统观光旅游的组织结构模式。

山地旅游消费群体的转变,也带动了越来越多文旅投资热钱“上山”。据不完全统计,仅2021年上半年新签约的158个文旅项目中,就有40个与山地旅游相关。山系生活,不仅仅是玩在山地的旅途新选择,更是一种全新的穿搭风格,引领旅途时尚潮流。

03房车生活Vanlife

从公园野餐到野奢露营,在年轻世代对自由与自然的极致追求下,Vanlife正在成为一种全新的旅行生活方式。何为Vanlife?Vanlife就是“VAN+LIFESTYLE”,Van指的是出行必不可少的CamperVan(野营车)。某种程度上来说,Vanlife更像野奢露营+房车旅行的结合,是一种更为自由、边界更加遥远的当代“城市逃脱”。

Vanlife是先在国外社交媒体上流行开来的。在TikTok上,#vanlife标签获得了超过49亿次的浏览量,而在Instagram上,则有1060万个帖子。其他如展示DIY货车升级、货车改装,以及展示在风景如画的地方在货车中醒来是什么感觉的视频,在TikTok等平台上激增。

这一股风潮,也逐渐进入国内。在小红书上,有关Vanlife房车的话题,超过了15万条。

CamperVan的拥有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审美、品位、爱好装饰自己的车子,这一点,与精致露营文化“亲近自然、自己动手、审美至上、深度社交”的理念不谋而合。

深度沉浸

不论是深入城市肌理,探寻城市风景之外的人文之美,还是借助旅游演艺、剧本杀等沉浸式项目,获得旅途新体验,近年来的旅行趋势,正摈弃走马观花的观光,而转向深度且沉浸的心灵触动与感官全开。

01城市考古

所谓城市考古,又叫城市漫步,即“CityWalk”。这种概念的兴趣是源于“像当地人一样旅行”(travelaslocal)的理念,通常会有一个行家带队,带领大家体验城市街道,了解文化历史背景,或者品尝美味小吃。

近年来,城市考古流行于国内北京、上海、杭州等一些城市,正成为年轻人一种新潮、小众的深度旅行方式。他们往往是小型的“民间组织”,每个组织里面都有1-2个类似资深导游的KOL领队,定期组织活动,队友们跟随领队在城市漫步,深入城市纹理,欣赏的不仅仅是外在的风景,而是像一个个城市考古学家一样,试图从文化和历史层面,了解街道和建筑背后鲜为人知的陈年旧闻。

02沉浸式体验

根据《幻境-2020中国沉浸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国内的沉浸式体验经过连续7年的指数级增长,国内沉浸式体验覆盖了12大细分产业及35类业态,成为全球沉浸产业最为发达的市场之一,沉浸式戏剧、沉浸式演艺、沉浸式新媒体艺术、沉浸式实景娱乐、虚拟现实主题乐园……无一不足。

2021年下半年,小红书“沉浸式”相关笔记阅读量环比增长超7倍。其中,旅游演艺已实现了数次“升级”。1.0到2.0的进阶,是从室内场景搭建到室外实景运营的跨越,而2.0到3.0,则是改变过去“正襟危坐”式的观演模式,让旅行者随着剧情能够走动起来。《不眠之夜》的爆火便可初见端倪——在上海驻演三年,平均票房上座率高达96%、复购率超30%,超过33万观众观看过这部戏剧。

此外,去年春节期间,密室逃脱及剧本杀新手玩家呈现“井喷式”增长,根据媒体报道,不少大型商圈的密室,80%都处于订满状态,更有忠实玩家“杀”到凌晨。密室逃脱、剧本杀火爆之外,宋城主题乐园也迎来了客流的高峰。这两者背后,有着同样的吸引要素:沉浸式旅游。

旅宿新风

旅途之中,“宿”作为重要一环,成为承载起旅途生活方式的重要平台。但随着出行方式的愈加多元,旅途住宿,也不仅仅是几晚的酒店住宿,更衍生出了多种可能。

01度假屋

度假市场的火热,带动了度假酒店市场的水涨船高,与此同时,度假屋这一业态,也早已“蠢蠢欲动”。更多已经盯上这一业态的投资人,则率先在大洋彼岸的北美地区有所尝试。美国最大的房地产经纪公司道格拉斯·埃利曼(DouglasElliman)统计数据显示,最近在纽约上州购度假屋的华人增加了,“很多华人买下这些房屋,有人自己去度假住,不住的时候将度假屋出租,赚取租金”。

在中国本土,度假屋的业态虽在萌芽状态,但商业化的样本,却已有了三种并不小众的类型,成为不少旅行者的旅途新选择。

一是酒店独栋房型,部分度假酒店品牌会根据物业状况,全部或部分打造出独栋的酒店房型;二是Airbnb独立小屋,来自于独立房东的私有房源,较之相对标准化的酒店,在价格区间更大,也更灵活、更当地,充满个性;三是文旅地产度假屋,作为真正意义上的“度假屋”,也是本土度假屋未来发展的趋势所在。其兼具了投资与度假使用的双重属性。

可以说,去度假屋度假,拥有第二居所,是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后的必然趋势,是休闲度假模式升级的表现。

02短期旅居

Skift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在酒店生态系统经历了戏剧性的一年之后,2021年夏季,全球开始显示出复苏迹象。旅行需求达到疫后最高水平,行业正处于一个充满希望的转折点。经过一年的限制,消费者开始表现出新的行为偏好:3-5天短期出行、以及将工作和休闲融合在一起的旅居模式,成为更受青睐的旅行方式。

03宅度假Staycation

Staycation(宅度假)并非是疫情后才诞生的全新概念,早在几年前,就已作为新词汇被收入权威的《韦氏大词典》,被形容为“流行到令大词典无法忽视”。其第一次大流行,是基于世界金融危机影响,这一种负担更小、更个性化、更轻松的度假方式,以其难以抗拒的特质,很快吸引了一批中产阶级。

如今,疫情的影响再次将Staycation推到游客面前,被指代在假期留守常住地,或仅在周边短途旅游为主的度假模式。携程集团与世界旅游及旅游业理事会(WTTC)联合发布的《旅游流行趋势洞察》报告提及,中国国内旅游的增长及国内度假的持续需求尤为突出。居民在当地预订酒店和玩乐项目的“宅度假”形式需求延续以往,甚至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将度假与工作、出差相融合。

过去一年,年轻一代消费者的宅度假需求,推高了城市主题酒店入住率。去年春节假期前三天,“宅酒店过大年”的选择,促使电竞房、影音房、温泉房等休闲酒店预订量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32.5%。

“冒险者”游戏

在体育与旅游融合的大趋势下,越来越多以户外运动为目的的旅行方式,成为当代年轻人的出行乃至社交选择。滑雪、冲浪等一系列原本小众的运动,在时代契机下化身“流量密码”,更带动目的地的火爆。

01滑雪火热

今年冬天最火热的运动,滑雪必须榜上有名。有媒体这样形容滑雪的热度之高“朋友圈的含雪量正在以每上划5条出现1个雪场的浓度飙升,滑雪显然已经成了都市社交的新范本,高阶选手在坡道上飞驰人生,初来乍到者也可以面对皑皑白雪喝杯热茶”。

随着冰雪产业的“冷资源”逐渐释放出“热效应”——疫情后人们对户外运动的需求、消费观的改变、冬奥会一系列冰雪基建的完成等原因,中国已成为世界国民滑雪人口第三多的国家,未来5年,中国的都市与室外滑雪场将有3亿人“走上冰雪”。

数据显示,小红书的滑雪相关内容连续两年保持同比2倍以上的增长速度。同时,长白山也因滑雪热,在今年成为颇为热门的目的地。抖音数据显示,自2020年夏季开始,长白山词条的综合指数开始迎来波动,2021年下半年,曲线开始密集的波动,并在这个冬天迎来阵阵波峰。

02冲浪潮流

去年五一小长假期间,冲浪这一国内小众运动进入旅行者视野。《阿里巴巴2021五一黄金周消费观察》显示,去雨崩村徒步遥望圣山,去后海村冲浪品尝海水,去火星基地探索“外太空”,是年轻人解锁乡村旅游的新姿势。其中,冲浪胜地后海村的相关搜索量较清明假期增长400%。

因“冲浪”标签走红的后海村,成为旅行者眼中的冲浪圣地,在这里,在这个常住人口不到3000人的村子里,藏着全国近40%的冲浪俱乐部,说是中国目前最大的冲浪村并不为过。

而在小红书上,冲浪相关笔记达到31万+篇,除后海村之外,海南日月湾、深圳东涌、广东双月湾等地,也涌现出一批冲浪俱乐部,成为新一代冲浪旅游目的地。

有人说,2022年的第一个目标,是要“拥有生活力”,既要有面对意外挑战的勇气,也能创造新的惊喜。过去一年,我们见证过那么多充满意趣的旅途生活方式,2022年,我们期待年轻旅行者以生活之力,再次续写精彩旅途!

印度呼吁禁止抖音,你认为抖音会导致年轻人“文化堕落”吗

一个新生事物的出现必然会引起大家的争议,抖音就像是一个未成年的孩子,欣欣向荣,但是可能现在正处在青春期吧,感觉性格有点叛逆。

这几年抖音受到很多年轻人的追捧,他用简单直接的方式一下子打开了一扇奇妙的大门,很多人沉迷其中,抖音里面的内容都是比较大众化,娱乐化的东西,没有太深刻的思想内涵,比较简单直白。

经常看抖音容易上瘾,但是对于抖音我们不能一棍子打死,它也有它积极向上的一面。抖音丰富了我们的生活,让每一个普通人都有存在感,无聊的时候拿起手机看看抖音你就不会那么空虚寂寞。

其实“文化堕落”这个话题蛮沉重的,这个锅让抖音来背有失偏颇,虽然它多少对这个事情有推波助澜的作用,但估计抖音还没有这么大的威力吧。也希望抖音能够自我反省一下,给大家带来一些有内涵有思想的东西,而不仅仅是一些外卖的快餐式东西。这样抖音才能发展的更加健康。

Meta被曝策划“反TikTok”运动

Meta被曝策划“反TikTok”运动

Meta被曝策划“反TikTok”运动,报道中写明:Meta雇佣了几十家公关公司,联系媒体、记者甚至是当地政客,要在全美国范围内“围剿”并打败TikTok。Meta被曝策划“反TikTok”运动。

Meta被曝策划“反TikTok”运动1

一条网传路透社的消息称,字节跳动2021年全年总收入约580亿美元(369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70%,其中广告收入占比77%,达到近2800亿人民币,超过2020年全国广播电视行业1940.06亿人民币的广告总收入。

字节跳动随即在3月30日晚发出辟谣,表示经查证,网传“字节跳动2021年广告收入超全国电视台总和”系谣言,且表示路透社从未发布字节跳动广告收入超2800亿人民币新闻。

不过,根据《科创板日报》从接近字节跳动的人士处获悉,字节跳动国内广告收入下滑的同时,海外TikTok广告收入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00%。

风光无限的TikTok,也引得美国社交大哥Facebook大为不满。

美东时间3月30日,《华盛顿邮报》发布了一篇报道,指出Facebook的母公司Meta正在与科技咨询公司TargetedVictory合作,策划一场全美范围内的反TikTok活动。

《华盛顿邮报》拿到了TargetedVictory的内部邮件,从这些邮件来看,该公司通过媒体和游说活动打击TikTok,将其描述为对儿童乃至整个社会的威胁。

在一些邮件中,TargetedVictory非常有针对性地询问其合作伙伴:“在你那边有没有什么TikTok的不良热门趋势或者故事?”

“最好是能有类似于‘从跳舞到危害:TikTok是如何成为对孩子最有害的社交媒体的’的故事。”

在一封二月的邮件里,TargetedVictory的一位董事称需要将“信息传达出去,即虽然眼下Meta是众矢之的,但其实TikTok才是真正的威胁”。

对于硅谷来说,TikTok无疑已经成为一个有力的竞争对手。去年9月,TikTok宣布其全球月活用户数突破10亿。12月,网络服务公司Cloudflare公布了2021年全球流量报告,TikTok战胜谷歌,成为2021年全球访问量最高的网络平台。

TikTok的快速发展正在令社交媒体大哥Facebook忌惮。2021年,Facebook前员工弗朗西斯·豪根曝光了大量内部文件,其中有一份报告中Facebook的研究人员表示,青少年在TikTok上花费的时间是Ins的“2~3倍”,而且Facebook在年轻人中的受欢迎程度直线下降。

在流失用户的焦虑之外,Facebook近年还深陷泥潭,因为垄断、用户隐私泄露、不实信息猖獗、危害青少年心理健康等问题备受舆论压力。拿TikTok开刀,可能是有争夺用户和转移炮火的双重考量。

这些电子邮件,在此之前从未被报道过。针对邮件中揭露出的反TikTok运动,TargetedVictory拒绝做相关回应,只是表示它已与Meta合作好几年了,并且“为我们所作的工作感到自豪。”

Meta发言人安迪·斯通(AndyStone)则辩称:“我们认为,包括TikTok在内的所有平台都应该面对与其成功相一致的审查。”

TikTok的一位发言人表示一些报道中出现的所谓TikTok流行趋势,实际上在平台上并没有被发现,并称TikTok对此“非常关注”。

Meta被曝策划“反TikTok”运动2

“Meta雇佣公关公司抹黑TikTok”这个话题,在外网爆了。

不到一天,热度超过2万,“卸载声明”更是排队出现在最开始的曝光推特下:

Facebook已卸载。

这次的反对来势如此浩大,也是因为报道中写明:Meta雇佣了几十家公关公司,联系媒体、记者甚至是当地政客,要在全美国范围内“围剿”并打败TikTok。

在被问到这场活动时时,Meta发言人Andystone这样评价道:

我们相信所有的平台,包括TikTok,都应该面临与其日益成功相一致的审查。

对此,有人直接艾特Meta公司进行亲切问候。

具体怎么抹黑的?

报道来自《华盛顿邮报》,文章中称,Meta是与美国最大的公共咨询公司之一的TargetedVictory进行合作。

这是一家位于佛吉尼亚州的公司,声称可以在“48小时内内在美国任何地方部署现场团队”以解决“营销挑战”,已与Meta有至少6年的合作。

根据报道披露的内部邮件,他们这场行动的方针是:

Meta只是当前社会的出气筒,TikTok才是真正的威胁。

具体的则是通过各类渠道扩大对TikTok的负面报道,主要是两点:

首先,将TikTok上某些年轻用户记录自己不正当行为的视频当做一种“趋势”散播开来,以此证明:这一社交软件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

比如,去年在TikTok上一度流传开来的偷窃挑战(deviouslick),无数青少年学生争做梁上君子,以偷走学校的纸巾、口罩、甚至是马桶为荣……

这一趋势当时在国内外都引发了舆论声讨,密歇根州、明尼苏达州、华盛顿等多个地区的媒体全部跟进报道。

TikTok高管也被迫向参议院就“应用程序是否一再被滥用,以鼓励有害和破坏性行为”的问题作证。

相似的事情还有不少,去年9月份,美国各地的社交媒体突然开始大肆报道一份“TikTok挑战预告清单”,其中就包括声称将在10月开始的掌掴老师(slapateacher)挑战。

但在各地的学校、警察和监察机关如临大敌地过了一个月之后,没有任何类似的挑战发生。

TikTok平台自己也表示:大多数人似乎是从TikTok以外的.其他来源了解到了关于这些挑战预告的信息的。

现在,华盛顿邮报在报道中指明:

偷窃挑战最早从Facebook平台传播开来,TargetedVictory对于这些真正发生的负面行为进行散播和加强,同时也依托各地媒体和Facebook散布掌掴老师挑战这种毫无依据的谣言。

第二,点明TikTok的“出身”:即其总部公司并非在美国,引发人们对数据安全问题的担忧。

第三,报道中还提出,TargetedVictory会特别在一些关键的选区投放文章,建议让当地的一些政府官员加入监察组织,以调查TikTok对青少年的影响。

这些行为为TikTok平台带来了额外的政治压力。

传播途径同样是各地的媒体、广播和电视节目:

而这么一波信息大放出,甚至让最先报道的人声称:在报道途中遭受了很多攻击、辱骂甚至是恐吓。

Meta被曝策划“反TikTok”运动3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Meta已经聘请了最大的咨询公司之一,以发起一场全国性的反TikTok舆论运动。这家老牌社交媒体公司正面临年轻用户参与度下降的困境,因此其希望用新的方式来从最大的竞争对手那里赢回年轻用户。

这家咨询公司名为TargetedVictory,由米特·罗姆尼(MittRomney)手下的一名数字总监在2012年美国总统竞选期间创立。《华盛顿邮报》获取的该公司内部电子邮件显示,其致力于将TikTok描述为一款对年轻用户和社会有害的应用程序。

据报道,TargetedVictory目前正在推进的宣传活动包括:1.未经证实的关于TikTok平台上的流行现象的报道,而这些报道实际上源自Facebook;2.在新闻媒体上刊登专栏文章和致编辑的信件,并推动议员们对TikTok采取行动。

其中一个被放大的TikTok流行现象是名为“邪恶之舔”(deviouslicks)的挑战。该挑战展示了孩子们破坏学校财产的行为,因此参议员理查德·布卢门撒尔(RichardBlumenthal)要求TikTok高管在参议院旗下的委员会作证,说明该应用程序如何被用来“推动、鼓励有害和破坏性行为”,尽管有调查发现这一趋势起源于Facebook。

此外,TargetedVictory还在当地媒体上传播TikTok存在“掌掴老师”挑战的说法,但Insider网站的一篇报道发现,有关这项挑战的传言最初是在Facebook上流传的,TikTok上并不存在。

《华盛顿邮报》在一封电子邮件中看到,有TargetedVictory的员工称,该公司需要“发出这样的信息:虽然Meta是当前的出气筒,但TikTok才是真正的威胁。”

TargetedVictory在给《福布斯》的声明中表示,自己“代表客户管理着两党合作团队”,与Meta已经合作了好几年,并称公司“为我们所做的工作感到自豪”。而Meta的一名发言人告诉《福布斯》:“我们认为,包括TikTok在内的所有平台,都应该面临与它们日益成功相一致的审查。”

TikTok的一名发言人则对此回应到,公司“非常担心,当地媒体对该平台上尚未发现的所谓趋势的报道可能会对现实世界造成伤害。”

市场研究机构Apptopia的数据显示,自2016年推出以来,TikTok在2021年成为了世界上下载量最多的应用程序,比Ins和Facebook的下载量还要多出超过1亿次。

在Meta前员工弗朗西丝·豪根(FrancesHaugen)于去年泄露的一份内部报告中,该公司研究人员得出结论,自2019年以来,Facebook的美国青少年用户减少了13%,预计未来两年将减少45%。该报告还称,20至30岁成年人对该应用程序的使用率预计也将下降4%。

确实,拥有超10亿用户的TikTok正对Meta和扎克伯格造成越来越大的麻烦。在今年早些时候与华尔街分析师的一次电话会议上,扎克伯格试图对公司旗下应用程序增长停滞,以及Facebook日活用户的下降做出解释,而这是其18年来首次出现下降。

扎克伯格坚称,其应对TikTok的主要防御手段是Reels。作为一种TikTok的短视频克隆体,Reels于2020年8月在Ins和Facebook上推出。但目前来看,其似乎还难以撼动TikTok的市场地位。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点赞(684) 打赏
Tiktok咨询
TikTok卖家交流群
跨境卖家专属社群
专家咨询
跨境卖家资讯群
集结行业大咖卖家,助力品牌出海,赶紧加入!
入群福利:
领取最新跨境行业研报+跨境工具导航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