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tiktok离职潮这个问题,年末公司裁员是常态吗你的公司有这种现象吗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jpg)
年末公司裁员是常态吗你的公司有这种现象吗
是的,每到年末公司一年清点,总是会想方设法辞退那些没什么用处的员工。
尤其最近两年疫情反反复复,各行各业经营都存在困难,很多公司为了缩减开支都在想办法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部门,趁着年底把那些能裁员的人尽量裁掉。
我所在的公司最近几天正在进行这个工作,我可以从我们公司现状给大家讲讲。
我所在的是一家分公司,内部人员主要都是从事网络推广之类的岗位。最近公司觉得我们这个分公司存在的意义不大,所以开始想方设法逼着我们自动离职。我们这家分公司一共十几个人,目前唯一还正常工作的就只有一个人,剩下的人全部被晾了起来。
这么说不够严谨,因为我们这里还有个行政人事岗位,现在这个人事每天是最忙的,天天都在各个招聘平台预约人面试。而她招聘的这些岗位让我们看着就寒心,因为招聘来的每一个人都是为了替代我们,只要她招聘一个合适的人来,我们这里就有一个人被晾了起来,没事儿干了。
关键是这些新招聘的人都入职的是总公司下属的一家新公司,那家新公司的职能完全就是对接我们这家分公司的,我们的命运已经很清楚了。
现在马上年底了,我们这里的人已经没事干很长时间了,大家之所以还在这里呆着就是等通知,公司哪天说辞退我们,我们就收拾东西回家。但是按照目前的形势来看,公司大概并不愿意辞退我们,而是会想方设法让我们自己主动走人。
我们也不愿意就这么自己主动走人,所以目前就是在这里耗着,看看到底自己和公司谁能耗得过谁。不过我估计我们也坚持不了太久,没了可以干的活,每个月的绩效工资就是零,照这样的情况下去,每个人只能挣个底薪根本连生活都困难,看来现在就只能骑驴找马了。
说回年末公司裁员,起码我现在所知的我们公司所在的办公楼这一层已经有好几家公司都在裁员,年底了,一年的工作成果好不好也就是这样了。那些对公司发展没有太大用处的部门该裁就裁了呗,大不了以后需要了再招人,反正现在人多的是,招聘一个人很快就能完成。
就像我们这里那个天天招聘的人事,明明知道自己每每多招一个人就意味着自己被裁员的日子更近了,可是却没有任何办法。
精神辞职是什么梗
过去一个月,欧美媒体频繁提到一个词:QuietQuitting。它直译过来是“安静地离职”,但更准确的意思是“精神离职”。也就是保留工作,但心不在工作上,坚决不加班不奋斗,只做最基本的分内之事。
QuietQuitting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Tiktok、推特、脸书,乃至各大主流媒体,都在讲述这种工作心态,它成了一种风潮。有趣的是,多家西方媒体提到,QuietQuitting很可能来自中国的“躺平哲学”。
去年,它们已经把“TangPing”这个词介绍了一遍,很多欧美年轻人如获至宝,说他们也在用这种思想对抗社会压榨。和躺平比,现在的QuietQuitting更多聚焦在工作上。
受疫情和美国“大辞职潮”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感到自己有权重新分配工作和生活,对“把人生奉献给事业”的传统想法非常不满。
“没有人想要为事业奋斗了。”一个博主在Tiktok上说,“我只做分内的工作,你说这是QuietQuitting?如果想让我做得更优秀,那你给的工资也得足够优秀啊!”“你不能给一点点钱,就指望我为你努力奋斗。”
“为什么人们会QuietQuitting?”另一个博主说,“因为工作体制根本就是骗局。我们的退休年龄在60岁,预期寿命在75岁,我们要工作45年,就为了享受15年的好日子?没人想这么做了。”
在职场摸鱼的技巧:
1、只做该职位要求的基本工作,不做任何额外的事。
2、一分钱一分努力,工作质量由工资数量来定。
3、工作时间之外不会工作,也不会查看公司邮件。
4、不加班,除非有足够丰厚的奖励。
5、对项目的质量和截止日期不给过高的承诺。
6、绝对不承担额外的责任。
为什么很多科技公司总是以35岁的员工说事
因为招聘35岁以上的人,没有经济效益。一般来说,人年纪到了35岁以上,家庭的任务比较重,上有老下有小加家庭的经济压力大,所以这种人对工资的要求会比较高,不如年纪小点儿,但是也能干一样活的人。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35岁以上的人心眼比较多,通俗点讲,就是会计较,懂得权衡,懂得揣摩老板的意思,懂得拍马屁,懂得挑轻减重,懂得八卦,懂得争功劳,懂得推脱重活,懂得自己的重心是在家庭,而不是在工作,懂太多内涵了,就是不愿意卖力干活。
打开网易新闻查看更多图片
35岁以下的人,社会经验或者人生阅历或者各方面的还比较青涩,这个时候是卖力的好时候,特别是30岁以下的,最好是27岁以下的,所以很多互联网公司或者发展比较快的公司,基本上年龄的结构比较低,很多互联网公司就是20出头的小伙子,一大堆人的平均年龄可能就是二十四二十五岁,
年轻人,培训一下,就能上岗,朝气蓬勃,干活抢着来,形势一片大好。
而你让一堆35岁以上的人聚在一起,八成互相猜忌,使劲斗,合不起来的,大家都有很多招数,有各种人情,客气呀,互相之间一大堆这种套路,唯一相同的就是不愿意干活,说的好听一点,就是借力用力,说难听一点,就是好吃懒做。
从这个角度看,要说年轻人沉不住气,那年长者就太沉得住气了。
当然也不是说35岁以上的人就没有用武之地,35岁以上的人基本上要干什么工作比较好呢?
要干一些35岁以下的人不能完成的工作,譬如说干管理工作,干一些领导职位,这些工作很综合,要求很高,不是一般的35岁以下的人能干的,但是这种职位职位有个毛病,就是这种职位,一个公司就那么三五个,要不了那么多人。
而社会当中35岁以上的人具备这种能力的也不多,整个社会来讲,最简单的工作就是卖力气的工作,只需简单的经验,但是综合经验又有综合的技术水平又高,这种人比较少,
所以35岁以上的人要找工作,你必须要建立一套自己的有别于他人的方式,管理上的呀,或者技术上的深度呀,要比别人超出很多,否则的话你就没有竞争力了,年轻人,他要个5000,你要个15000,同样的工作内容能满足,要你干嘛呢,如果拿同样的工资,你年龄大家庭开销大,你心里又不痛快。
很有水平的人,35岁以上,40岁以上,45岁,50岁都没问题,工资要多高有多高,上不封顶,所以讲到底还是水平问题,
但是没办法,这个社会它统计下来就有这样的规律,大部分人还是处于中低水平,所以中低水平的人找工作35岁以上,你就很有难度了。
所以经常有一句话,就是说35岁以后不要乱换工作。甚至有些地方30岁以后就不要换工作,因为你的竞争力已经在不知不觉中,随着年龄的上涨而下降,下降,再下降了。
最后插一句:为什么年轻人才有资格谈爱情,因为年纪大了之后,心眼太多,套路太多,套路太多的爱情还会是真爱情?职场也一样,套路太多的工作,还会是真心工作吗?
Shopee沦为跨境电商小虾米,如何看待Shopee虾皮9.19裁员
为了能促进虾皮经济全球化合理布局,在2021年Sea集团根据筹集资金得到74.02亿美金现金流量净收益,在其中40.5亿美金来源于发股、28.46亿美金来源于发行债券,造成同时期集团亏损达20.47亿美金。可谓举集团之力来供奉虾皮经济全球化。
但虾皮或是低估开拓海外市场的难题水平,加上全球金融自然环境基因突变,进而导致还不到一年,欧洲、南美洲和印度这种国外市场都已相继停业整顿,只是仅剩巴西和波兰仍在苦苦支撑。
除开电商业务遇阻以外,Sea集团的现金流量支撑手机游戏业务流程也出现滑铁卢大学。今年初,印度以网络信息安全为理由禁封Sea集团集团旗下最热门的《FreeFire》手游游戏,而《FreeFire》在印度的注册量达到2.38亿个,在印度每月会有超500万美金收益。在禁封信息传来当天,Sea的股价大跌18%。
主要业务损伤,截至美国东部时间2022年10月20日收市,Sea集团股票跌至47.39美金/股,而同期相比,股票价格则达到361.74美金/股。仅一年时间里,Sea集团总市值从2000亿美金出现缩水至266.21美金。
国外市场的停业整顿,不仅仅是出自于“国际市场不确定性”,虾皮内部的难题很有可能更为锐利。
2019年,为了尽快征募出色的IT优秀人才去满足虾皮的扩张,虾皮将新加坡的IT单位总公司搬到深圳。从此之后虾皮的工作情况汇报就会变得比较复杂,必须新加坡和深圳两个地方不一样单位来回拉扯,沟通成本大幅度飙升。
此外,很多中国互联网文化逐渐冲击性虾皮,据网络曝光的虾皮内部结构新规:职工每一年必须进行5次OKR,直接跟业绩考核、晋升、年终奖金、换岗挂勾;还需要写周刊、月报、思想报告等各类陈旧观念。
中国大数据的“传统艺能”对新加坡当地职工导致巨大危害,进而导致大量老员工离职。用机构多余、管理方法失调来形容了现今虾皮分外切合。至于那些具备中国互联网企业背景管理层“伞兵”,会为虾皮国外市场失败担负多少义务,仅有虾皮内部结构清晰。
而股价暴跌、国外市场失利的虾皮,也急不可耐逐渐降低成本、去肥增瘦,揭开了裁员潮。
9月19日,虾皮举办全员大会,公布裁人行为正式启动。据虾皮职工曝料:多部门联合裁人30-60%,部分乃至达到90%,赔偿费为N+2。
虾皮全世界职工数量超出6.7万多名,中国单位员工数量约为5000-6000人。据据虾皮2022年Q1一季度财务报告表明:虾皮的人力成本、一般行政费用等,同比增长1.621亿美金;在其中,因为员工数量的提高,提升成本达1.133亿美金(约rmb7.9458亿)。不仅中国裁人,Shopee在印尼、泰国、越南等各个销售市场都进行了裁人。
在失去绝大多数国外市场以后,虾皮只有重归巢穴稳固东南亚销售市场,但是它还可以继续守好自已的主宰优点吗?回答很有可能不尽人意。
数据分析系统Similarwed发布最新报告资料显示:在今年的9月份,虾皮在东南亚世界各国网站网址总浏览量为4.79亿,较上月降低4.4%;Lazada各网站网址总浏览量为1.93亿,较上月小幅上升1%。
除开遭遇访问量下挫之外,虾皮还要承担更强的对手,TikTok。
2022年4月至今,TikTokShop跨境电商业务相继上线东南亚的泰国、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新加坡5个网站,再加上2021年就已上线印尼网站,巨量引擎的跨境业务慢慢合理布局全部东南亚。
在数据流量层面,TikTok早就在东南亚累积了2.65亿日活跃用户,占有全部东南亚地域40%之上。应对TikTok这般庞大用户数,并没有哪个品牌和卖家会不动心。
虾皮和Lazada仍然占据着东南亚电商行业的领头部位,但丧失集团给与资金扶持,虾皮需要自己去养家糊口了。现阶段,虾皮早已取消新商家的免佣现行政策,也将店家提成上涨了约1%到6%。
以前廉价走量、掏钱买流量“拼多多平台式玩法”也彻底结束,虾皮慢慢回到客观。根据提升提成、利率、激励店家多投广告,提升网站收益。
面临汹汹的TikTok,虾皮还是有着“主场优势”。拥有很多年东南亚运营经验,更加了解人文风情、文化冲突、宗教信仰问题与世界各国现行政策。但这些长期性积累下来的实践经验,全是TikTok的弱点。
俗话说得好,强龙不压地头蛇,在东南亚那片充斥着神密的气息新世界,谁能笑到最后,仍然需要长期性犹豫。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