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tiktok陕西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挖宝藏周报:一周最值得看的新闻看这里(9月14-20日)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jpg)
挖宝藏周报:一周最值得看的新闻看这里(9月14-20日)
没时间紧跟业界热点?又不能放弃了解风口!
HOT!汇集一周高质量资讯干货,碎片化阅读,7天,大事小情两分钟全知道。
导读
新政策
商务部公布《不可靠实体清单规定》
关于印发第二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名单的通知
最人物
中科院院长白春礼:把美国卡脖子清单变成科研任务清单
创孵动态
“中关村全球科技园区创新发展指数2020”发布
8个重点项目落地百亿级投资助力西安高新区硬科技
企业新闻
阿里巴巴B2B事业群将为中小企业提供超1500亿元的免费赊购额度
星巴克联合红杉中国成立投资公司,经营范围含创业投资、投资管理等
犀牛智造工厂成为阿里动物园新成员,平台定位新制造智能中心
快手电商8月订单超5亿单,即将发布最新玩法及扶持计划
恒大汽车引入腾讯、滴滴出行等多名知名国际投资者筹集约40亿港元
蚂蚁集团科创板上市顺利过会
中国邮政与拼多多达成战略合作三年内将打造150个中国邮政农产品基地
国际新闻
中国援建布隆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竣工剪彩
中老铁路纳堆站主体结构封顶
政策速览
商务部公布《不可靠实体清单规定》
9月19日,据商务部网站消息,经国务院批准,商务部公布《不可靠实体清单规定》,即日起实施。
《规定》提出,外国实体在国际经贸及相关活动中,若有危害中国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违反正常的市场交易原则,中断对中国企业或个人的正常交易,或对中国企业、其他组织或者个人采取歧视性措施,严重损害中国企业或个人合法权益,将采取相应措施。
扫描二维码查看政策详情
关于印发第二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名单的通知
国家发改委、农业农村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7部门近日印发通知,为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省级推荐、第三方评审的基础上,认定北京市密云区巨各庄镇蔡家洼村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等100个单位为第二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通知要求,各地要继续加快园区内高标准农田和农田水利等生产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园区道路、电力通信、垃圾污水处理、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条件,提升示范园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加强园区信息服务、卫生防疫、应急保障、环境保护等配套设施建设,积极推动新上一批利益联结机制紧密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促进示范园产业高质量发展。
扫描二维码查看政策详情
HOT人物/语录
“
中科院院长白春礼:把美国卡脖子清单变成科研任务清单
创孵动态
“中关村全球科技园区创新发展指数2020”发布
9月19日,在2020中关村论坛重大成果发布会上,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关村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赵弘研究员发布了“中关村全球科技园区创新发展指数2020”。
根据指数显示,当前全球科技园区持续推动创新升级、产业集聚、环境优化,构成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节点。科技园区创新资源富集,高水平成果产出丰硕。例如,全球有四分之一的科技园区企业R&D经费超过1亿美元;代表性园区中约300家企业入选“全球研发投入2500强”,研发强度达到8.8%。“全球自然指数TOP10”中有7所大学与科研机构坐落或邻近科技园区,“全球高被引科学家”的五分之一来自科技园区。代表性园区2019年PCT专利申请超过2.8万件。
8个重点项目落地百亿级投资助力西安高新区硬科技
9月16日下午,作为2020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的重要成果,总投资逾百亿元的8个重点项目落地西安高新区。
此次签约项目涉及科技智能、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现代服务等多个领域,总投资达101亿元。其中,由陕西华秦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实施的华秦科技新材料园项目总投资达10亿元,将致力于关键核心技术及相关产品的研发和生产,项目建成达产后,将带动上下游产业近千亿元的产值。
企业新闻
阿里巴巴B2B事业群将为中小企业提供超1500亿元的免费赊购额度
日前,阿里巴巴B2B事业群旗下场景金融事业部宣布,在“后疫情时代”经济复苏的关键时刻,为中小企业提供三大金融福利:融资提额、利率超低、赊购免费。
具体来说,阿里场景金融事业部将给客户提供超1000亿元授信额度和超1500亿元的免费赊购额度,客户最高能获1000万元融资额。
此外,客户还将获得5折低利息融资、68天免息账期、首笔支付随机立减等“金融红包”,使用“红包”后的融资成本低至日利率万分之1.25。
星巴克联合红杉中国成立投资公司,经营范围含创业投资、投资管理等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星苒(上海)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立,经营范围含创业投资、投资管理等,该公司共有两大股东,分别为上海星巴克咖啡经营有限公司、深圳红杉安泰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其中,深圳红杉安泰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为该公司的执行事务合伙人。双方将开展战略投资,在新生代餐饮和零售科技方面进行商业合作。
恒大汽车募资40亿港元腾讯滴滴等入股
9月15日,恒大汽车发布公告称,以先旧后新方式安排引入腾讯控股有限公司、红杉资本、云锋基金及滴滴出行等多个知名国际投资者,筹集约40亿港元。
此次配售股份总数为176580000股股份,认购股份占目前已发行股份总数约2.04%,占待认购事项完成后经扩大已发行股份总数约2%。
截至目前,中国恒大持有合共6479500000股股份,包括配售股份,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74.99%。此次配售之后,中国恒大的持股比例将降至73.5%。
犀牛智造工厂成为阿里动物园新成员,平台定位新制造智能中心
9月16日,阿里宣布,秘密研发三年的新业务――大数据赋能平台犀牛智造工厂上线,该平台定位于新制造智能中心。犀牛智造工厂的登陆,代表着阿里的“五新“战略,再落一子。这意味着,布局在同一体系下的新制造与新零售相对应,供销一体的阿里巴巴数字生态或将彻底贯穿整个产业链。
快手电商8月订单超5亿单,即将发布最新玩法及扶持计划
9月16日,快手电商宣布2020年8月快手电商订单量超5亿单。过去12个月,快手电商累计订单总量仅次于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位列电商行业第四。
与此同时快手双十一招商项目于近日正式启动,此次双十一快手将推出“快手之夜”大型晚会、快手116购物狂欢节等升级创新活动,帮助快手品牌进行营销。9月22日,快手电商还将召开快手电商公开日活动,会上将发布针对快手商家与服务商的最新政策与扶持计划北
蚂蚁集团科创板上市顺利过会
上交所9月18日发布公告,同意蚂蚁集团科创板上市申请。从IPO受理到正式过会,蚂蚁集团科创板审核全程仅用时25天。
路透旗下IFR早前报道,蚂蚁寻求最快下周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若顺利通过上市聆讯,蚂蚁将于9月28日的一周进行上市前推介,预计在内地国庆节假期后招股,10月底挂牌。
蚂蚁于港沪两地合共集资约300亿美元(约2340亿港元),计划发售11%至12%股份。蚂蚁早前在上海科创板上载初步招股文件显示,A+H新股发行量将不少于上市后总股本的10%,而发行后总股本不少于300.4亿股。
9月18日,路透社曾援引三名官员的消息报道,美国商务部计划从9月20日起,禁止在美国境内下载中国应用程序软件TikTok和微信,但随后该命令遭到了一名美国法官阻止。
中国邮政与拼多多达成战略合作三年内将打造150个中国邮政农产品基地
9月19日,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与拼多多在京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农产品进城及扶贫助农相关领域发挥各自优势,全面推进农产品产销对接合作。中国邮政将充分发挥资金流、物流、商流“三流合一”的优势,为拼多多农产品产销对接提供综合解决方案。同时,中国邮政还将发挥邮政企业直达源头的优势,利用三年时间打造150个中国邮政农产品基地,为拼多多平台从源头供应优质农产品。
国际新闻
中国援建布隆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竣工剪彩
9月17日,中国援建布隆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竣工剪彩仪式在该国西北部布班扎省的项目现场举行。布方相信这一中心将为保障布粮食安全作出积极贡献。
中国援建布隆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位于布班扎省,2018年6月开工,2020年5月完工,由中国电建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建。项目总占地面积12.5公顷,总建筑面积约3430平方米。示范中心由办公生活区、农产品加工区、养殖示范区、种植示范区等组成。(新华社)
中老铁路纳堆站主体结构封顶
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成,由中国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中老铁路纳堆站主体结构9月16日顺利封顶,这是中老铁路首座封顶的站房工程。
中老铁路纳堆站将成为老挝北部重要的客货流集散地。该车站站房按主体一层布局,车场规模为1站台3线。车站设有进站集散厅、候车厅,两侧有售票厅,变电所,生产办公、休息及信息设备等用房。该车站于今年7月20日开工建设。
中老铁路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战略对接项目,北起老中边境口岸磨丁,南至老挝首都万象,全长400多公里。中老铁路全部采用中国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建设,设计时速160公里,为电气化客货混运铁路。工程于2016年12月全面开工,计划2021年12月建成通车。(新华社)
编撰:罗晓燕
中国有哪些传统美食在国外备受欢迎
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餐馆开向海外,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认识了中华美食。
更爱上了中国味道,今天我们就一起看看,最受外国人欢迎的中国美食。
一.烤鸭RoastDuck
烤鸭是中国名食,正宗的烤鸭都是要用青木、果木来烤,这样烤出来的鸭子,才会鸭皮脆,有好闻的烟熏味。
"北京烤鸭"历史悠久,早在南北朝的《食珍录》中已记有"炙鸭"元朝天历年间的御医。忽思慧所著《饮膳正要》中有"烧鸭子"的记载,烧鸭子就是"叉烧鸭"是最早的一种烤鸭。
"北京烤鸭"以色泽红艳,肉质细嫩味道醇厚,肥而不腻的特色被誉为“天下美味”。
二.火锅HotPot
火锅一般是指以锅为器具以热源烧锅,以水或汤烧开来涮煮各类食物的烹调方式。同时亦可指这种烹调方式所用的锅具,其特色为边煮边吃,或是锅本身具有保温效果,吃的时候食物仍热气腾腾,汤物合一。
有以“麻、辣、烫”著称的火锅,是南派火锅。
以涮羊肉为主要代表的北派火锅和新派火锅。
火锅不仅是美食而且蕴含着饮食文化的内涵,为人们品尝倍添雅趣吃火锅时,男女老少、亲朋好友围着热气腾腾的火锅把臂共话,举箸大啖,温情荡漾洋溢着热烈融洽的气氛,适合了家庭大团圆这一中国传统文化。
三.饺子Dumplings
饺子,是中国北方传统食物,饺子源于古代的角子。饺子原名“娇耳”,是我国河南南阳邓州人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作为药用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了。
有一句民谣叫“大寒小寒,吃饺子过年”饺子。在中国不仅仅是一种美食,还蕴涵着中华民族文化。是每家平时的美味小吃,更是在大年三十晚上必备的食物,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诉求。
四.兰州拉面LanzhouHandmadeNoodles
兰州牛肉拉面又称兰州清汤牛肉拉面,是“中国十大面条”之一,是甘肃省兰州地区的风味小吃。
一般要选择新鲜的高筋面粉,只有新鲜的高筋质面粉蛋白质含量高,才能为拉面的制作成功保证。
兰州拉面的特色是“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一清(汤清)二白(萝卜白)三红(辣椒油红)四绿(香菜、蒜苗绿)五黄(面条黄亮)。
它以“汤镜者清,肉烂者香面细者精”的独特风味赢得了中国乃至全世界顾客的好评。
五.小笼包SteamedBun
小笼包源于北宋京城开封的灌汤包,南宋时在江南承传、发展和演变而成。是长江以南地区著名的江南传统小吃。
小笼包各地都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如常州味鲜,无锡味甜,苏州味美。但都具有皮薄,卤足,鲜香美味等共同特点。
并在开封、天津等地也得到了传扬。江南一带的常州、无锡、苏州上海、南京、杭州、芜湖等地,都有着悠久的小笼包烹饪历史。
孙俪最近又出了什么新剧啊
最近孙俪又迎来了新剧《理想之城》,该剧依然是职场剧,聚焦的是建筑行业的造价师,而孙俪便是在剧中挑战造价师这一全新职业,饰演坚强独立的孙筱。
《理想之城》是一部职场剧,号称是"职场版琅琊榜",讲述的是造价师苏筱的成长故事,立意是透过这样一个职场人折射中国建筑业。
从已公开的信息显示,孙筱这个角色还挺有挑战性的,起初在遭遇失业和爱人背叛的双重打击下,她没有气馁,而是重整旗鼓,虽然在重新求职的路上屡屡被拒,在前男友的暗中帮助下,她的新工作有了着落,在新单位上,她的才华及管理能力获得认可,并最终成为有名的职业经理人。
文化强国对年轻人意味着什么
编者按:“十四五”规划提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从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等方面,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文化强国,对年轻人意味着什么?
1、意味着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意味着文化事业的繁荣,文化精品的推出,文化遗产的保护,文化传统的传承;也意味着讲好中国故事,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和多层次文明对话。
2、让年轻人讲述“可触摸的中国”,王沛楠。2019年李子柒在中国一夜走红,人们这时才惊讶地发现这个四川女孩竟然已经在YouTube平台上收获了超过1000万的粉丝。只提供中文字幕的视频丝毫不影响海外用户的订阅和追随热情,甚至还有海外粉丝专门建立了字幕组,将李子柒的视频内容翻译成英文。
3、无独有偶。近年来与李子柒一同走进海外受众视野的还有诸如办公室小野和滇西小哥这样的年轻素人博主。他们在YouTube平台的粉丝关注量分别超过900万和600万,都已跻身全球一线YouTube博主行列。活跃在互联网平台上的年轻人,开始成为中国对外传播的新生力量。
4、2011年。中国开始在纽约时代广场大屏幕投放国家形象系列宣传片。将中国面孔投向“世界的十字路口”这一举措,被视作中国以更积极的姿态投入公共外交的尝试。
5、从时代广场宣传片投放到李子柒走红。这十年是中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飞速提升的十年,同时也是对外传播意识形态和话语方式悄然变化的十年。十年前出现在纽约时代广场的面孔是姚明、袁隆平和杨利伟,十年之后出现在全球互联网用户面前的是李子柒、办公室小野和滇西小哥。“主角”变化的背后,暗合了数字媒体兴起所带来的对外传播话语方式转型。
6、在Facebook这样的社交媒体和YouTube、TikTok等视频内容生产平台成为主导互联网流量的入口时,年轻的互联网内容生产者责无旁贷地接过大旗,成为中国对外传播的新生力量。
7、为什么是年轻人。首先是因为他们对互联网平台的话语体系和叙事方式更为熟悉。相较于从传统媒体生产与消费环境中迁移而来的“数字移民”,伴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长大的年轻人作为“数字原住民”更熟悉数字媒体的表达逻辑,所生产的内容更贴合目标受众的需求。
8、其次。随着YouTube和TikTok等视频平台的兴起,互联网变得日益“可视化”。相较于文字,视频内容天然具备更强的跨文化传播能力,更容易被语言不通的不同文化社群理解。因此,习惯于使用YouTube和TikTok的年轻人更容易借助视觉文本生产的内容跨越语言和文化的界限,触及并打动海外受众。
9、第三。年轻的互联网内容生产者成长于更为现代和开放的中国,因此这一代人的生活经验更容易与海外受众对话,这使得他们生产的内容贴近现实,富有生活情趣。无论是李子柒视频中呈现的中国乡村生活,还是办公室小野对于现代都市青年生活的刻画,都包含了传统的形象宣传片较为标签化的叙事中难以寻觅的生活化场景,这种场景也同样更容易与海外年轻人产生共鸣。
10、因此。数字媒体的话语逻辑、视频文本的跨文化特性与年轻人独特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形成了互联网时代对外传播的一条新路。对于没有过于沉重的历史包袱和苦难记忆的90后和00后而言,他们能够以更加自信和轻松的风格进行自我表达。他们在不经意间也将中国年轻人对于生活和时代的理解融入作品之中,讲述了一种不同于以往的“中国故事”。
11、从这个角度来看。从时代广场宣传片投放到李子柒等博主大火的十年,正是传统大众传播向互联网分众传播的转变,也是中国故事从单一的国家叙事主导向多元主体参与叙事建构的转变。如果说传统的对外传播是回应式的,更多是为了消除偏见、回应争议、改变海外媒体涉华报道中形成的刻板印象而展开,那么以年轻人为主导的对外传播则是建构式的,更多是为了讲述故事、分享体验。
12、如果说十年前的形象宣传片还会让海外受众觉得有些距离感,那么如今大火的李子柒和办公室小野则真正带来了一幅“可触摸”的中国图景,让海外受众能够从更贴近中国人现实生活的景象中重新理解一个“日常化”的中国,以及新一代中国年轻人理解生活和世界的方式。
13、对于生长在数字媒体时代的年轻人而言。上B站刷抖音已经是其生活的一部分。在他们深度参与并理解视频文本的内容逻辑之后,必然会有更多诸如李子柒和办公室小野这样的年轻人走向海外,成为这种“日常化”中国故事的新一代讲述者。
14、打破“脸谱化”的符号。把文化从博物馆里请出来
15、吴蘅。在欧洲当交换生时,我送了些京剧娃娃造型的圆珠笔给当地室友作为礼物,感谢他们对我的照顾。小礼物深得大家喜爱,甚至变成他们“炫耀”的资本。其中一个朋友第二天得意地向我反馈,同事对圆珠笔上的京剧扮相备感新奇,而且都羡慕他交到了一个中国朋友。
16、身为留学生。我在那一刻当然是自豪的,这证明我们中国文化很有吸引力嘛!
17、可在有些时候,这种“吸引力”也给我带来困惑。比如一起上课的同学跟我这个中国人套近乎,聊的无非都是中餐怎么可以这么好吃,汉字好神秘,你的名字究竟怎么读呀?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文化”仿佛都是些博物馆里的化石,他们好奇地观摩打量,但始终无法理解。而且“博物馆”里的“展品”几十年来似乎都没更新过,提到中国,无非就是京剧啊、大熊猫啊、长城啊,还有被“西化”过的中国菜。
18、当然这是快十年前的事了,如今情况多少有些不一样。比如近年李子柒在国外视频网站大火,被外国网友奉为“女神”,就是个值得注意的现象。中国农家女孩种菜劈柴做饭,搭建中国式的理想田园生活,几乎每一个视频海外播放量都在500万以上。这不也是文化吸引力么?
19、其实,李子柒没有刻意去“展示”中国文化,她在海外走红更多是无心插柳。恰恰是这种“无心插柳”,更能给我们启示。我们底蕴深厚的传统,给文化发展提供了足够丰富的素材,以及源源不断的精神源泉,我们需相信这其中的力量。一年四季、一餐一饭中其实都蕴含着“文化”,比如李子柒视频里所展示的顺时而食,她和奶奶相互陪伴、乡亲相互帮衬中的人情味,其实都包含着中国人的生活哲学,只不过我们平时或许忽略了其中的美和底蕴,以及它们对我们的生活潜移默化的指引。李子柒做的东西跟“高端”毫不沾边,但在不经意间,让中国传统文化中某些精神内核“活”了起来,而且是以一种平易近人且高度契合现代人审美趣味的形式呈现,这是她比过去那些符号化的“中国元素”高明的地方。
20、近些年很容易观察到一个现象,就是我们越来越有意识打捞失落的传统,不论是审美层面还是精神层面。《掬水月在手》这样以古体诗诗人、古诗词学者为主角的纪录片,能收获相当范围的关注,在早些年恐怕是难以想象的。而更大众的文化层面,“中国风”在年轻人中间流行,“国潮”跨界兴盛,则与之相映成趣,其中我认为最可喜的现象,莫过于“百年老店”故宫放下身段,以亦庄亦谐的轻松姿态做出了一系列富于创意的文创产品。一面是古典美、古典“士人”精神被重新发现,一面是“文化”走出旧路径,主动与现代文化、商业文化碰撞,擦出意想不到的火花,我们珍视传统,又不惧怕创新,传统可以找到抓手焕发新的生机,这背后其实是底气和自信。对文化复兴而言,这不正是极好的氛围么?
21、文化的繁荣和影响力,本就是中国梦的一个关键支撑。但文化有自己的生长规律,在导向正的基础上,文化昌盛更有赖于自由开明的发展环境。在如今这个传统文化价值重获体认的时代,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也显得尤为重要。中国历史上最为自信雍容的盛唐,也是最“胡汉难辨”的时代。这是盛唐自信的体现,也是其璀璨文化硕果的精神来源之一。任何事物都不可避免与时代对话、与世界对话,文化更是如此,狭隘的心态、局促的思维,都是文化的敌人。
22、把我们的文化从“博物馆”里请出来吧。希望以后遇到外国友人,他们眼中的中国文化更生动有趣,不再是那些脸谱化的符号了。
23、文化传承。找到传统与“网红”的契合之处。
24、孙佳山肖涵予。
25、传承传统文化在今天的重要性已经毋庸置疑。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从战略全局上作出了高瞻远瞩的规划和部署,并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其中,文化传承的作用进一步凸显,因为这直接这关乎着实现“中华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进一步增强”的宏伟目标。
26、事实上。文化传承在今天,不只是传统意义上对国学文化的继承,也包括在网络文化、国际交流文化氛围等新的文化场域中的“创造性传承”。这也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对传统文化中哪些内容的传承,将对年轻人更有现实意义?
27、首先。我们应该意识到,传统文化不全是精华,一些隐性的糟粕仍在影响着我们,甚至有些人打着“传承传统文化”的旗号来传播负面文化。比如近年备受关注的“女德班”,就是丑陋的“男尊女卑”文化在今天的“复活”。因此,能够用正确的价值观来引导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传播,对年轻人意义重大。
28、再者。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找到其中与新时代青年文化热点契合之处。比如,近年在年轻人中流行的“博物馆热”,就是很值得品味的典型案例。
29、曾经在不少人的认知中,存在对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刻板印象,认为这些都是无趣的“老古董”,但近年兴起的一些新的文化样态则改变了这些成见。
30、从《我在故宫修文物》《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到《上新了·故宫》,当下的青年群体对于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优秀传统文化,表现出了令人惊叹的巨大热情。不仅是故宫、天坛等知名的文化景点,包括陕西博物馆、新疆博物馆、四川杜甫草堂博物馆等地方博物馆也都已成为“网红打卡”的热门地点。究其原因,显然与这些博物馆或相关节目“有趣且有料”有关,让年轻人在乐趣中学习,在求知中获得更多精神享受,这对帮助年轻人养成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获得更多传统文化的精神养料,有非常关键的意义。
30、另外。对传统文化中知识性较强的文化元素的传承,对年轻人参与构建文化强国也有现实意义。比如,近年在年轻人中流行的汉服文化与京剧文化,还是有一定“入场门槛”的。即便很多年轻人是被汉服的华美靓丽与京剧的精彩表演所点燃的兴趣,他们也会由兴趣入手,去了解它们背后的历史与文化知识。通过喜欢汉服而喜欢中国古代服饰文化,进而去研读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的年轻人也不在少数。知识性与专业性,是传承传统文化中必备的要素,而这也将帮助更多年轻人热衷探索文化世界的奥秘,对提高年轻人的文化素养与综合能力大有裨益。
31、经过上述对传统文化内容的传承,年轻人将成为构建文化强国的重要力量。为了让传承传统文化的举措进一步助力文化强国的建设,有必要至少做好两个方面的事情。
32、首先,就是做好传承传统文化的“多方位”与“全覆盖”工作。虽然一些传统文化要素吸引了广大年轻人,但不可否认,其中有不少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对那些受教育程度较低、身居偏远小城市或县城、农村的年轻人,他们能在多大程度上接受与传承传统文化,其实还是一个未知数。我们不能忽视那些“沉默的大多数”——通过网络文化传播,义务阶段教育与媒体宣传等方面的工作,应当在最大程度上让他们获得传统文化的知识,形成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成为未来在传承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群体。
33、再者。还要兼顾好传承传统文化与国际文化交流的关系。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传承传统文化的问题,要从世界文化之林中正确评估自己的身份与处境,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增强自我认同感,并且获得更加开放的文化心态。比如,近年在互联网上,一些中国年轻网民把古汉语、中国历史地图之类的视频公开发布,并且与外国网友密切互动——这样做并不是一种“文化炫耀”,而是基于文化自信的文化交流。年轻人在汲取古代历史文化知识的同时,也在传播中国文化形象,对塑造更好的国家形象与建设文化强国都有现实作用。
34、文化事业不是“霸总”“甜宠”的堆积。
35、燕子。我的大学时光,是在北京度过的。尽管那里的冬天干燥寒冷,夏天又无比酷热,但我始终对这座在朋友眼中“不宜居”的城市,有一份难以割舍的感情。这份感情,寄托在喧嚣的南锣鼓巷旁,那个小小的蓬蒿剧场里,寄托在拥堵的北四环外,那个宽阔的798里,也寄托在我高攀不上的清华大学门口,安静的万圣书园里。当我感到平淡的校园生活需要加上一点“佐料”的时候,我不需要纵情声色之间,也不需要收拾去远方的行囊,只要走出校门,坐上地铁,自然有戏剧、艺术、哲学与音乐的世界,在这座城市的各个角落等待着我。
36、2017年,我结束了6年的校园生活,来到现在的城市,展开了我人生中第一份、也是理想中的工作。当我走进音乐厅的大门,坐在音控室的椅子上,意识到自己从此不再仅是听众,而有机会通过策划表演、引进乐团等方式,为和我一样的听众们“造梦”的时候,我的心情无比激动。曾经的我,在丰富的文化资源滋养下,终于长成了一名能为文化事业添砖加瓦的“小兵”,这让我的心里照满了骄傲的光,也让我的手心和脸蛋幸福得发烫。
37、记得当年,在大学的哲学社里,我曾和一个男同学争辩,文化事业对社会到底有多重要——在他看来:文化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因此只是社会发展水平的自然体现,搞得再好,至多也就是起到一点锦上添花的作用。然而我并不这么认为,如果说经济指标和民生保障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物质生活,进而决定着一个社会的“下限”,那么文化和艺术的发展水平,则直接与我们的精神世界相连相通,进而决定着这个社会的“上限”。具体到实际生活上,我们能接触、体验到的文化生活越是多元,我们的精神世界也就越会丰富多彩,进而有机会迸发出更多思辨与创新的光芒。
38、工作以后,我常常在音乐厅开会时,从领导宣讲的材料中听到“文化强国”的提法。因此,我时不时会思考:当我们谈论建设文化强国的时候,我们谈论的到底是什么?在这件事上,宏观层面的国家纲领性文件,当然会有专业、全面、正式、标准的阐释。不过,从个人体会出发,我觉得衡量文化强国建设水平最直观的指标,就是我们究竟能享受到何种水平的文化生活。在北京的大学岁月,给我留下的最宝贵的东西,就是这座城市又多又好的精神食粮。我在工作之后所做的最主要的一件事,也正是想方设法,为与我共同生活的人“烹饪”出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
39、在我的愿景中。属于我们的文化强国,应当是一派百花齐放、千帆竞渡的景象。我企盼传统的焕发新的生机,也渴望现代的拥有多种走向;我乐见本土的讲述我们自己的故事,也期待外来的给人惊喜的碰撞;我想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阳春白雪”,也希望能坦然地在“下里巴人”面前放声大笑。
40、此时此刻,如果只看那些与文化产业有关的数字报表,我们很容易以为:中国早就实现了建设文化强国的目标,我们有着全球最多的读者、观众与听众,更有天文数字一般的文化产值。不论是艺术展览还是网络电视剧,我们都绝无必要担心它们的数量。但是,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东西有些是千篇一律的,缺少交流的年轻艺术家们重复地表达相同的“先锋”理念,大众传媒则用连串的“霸总”“甜宠”“古风”让观众满足于最浅表的需求。这种同质化的堆积,或许能够支撑起一个繁荣的“文化产业”,但是却注定无法成就真正的“文化事业”。
41、要改变现有的不足。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之所以说难,是因为我们发展文化事业的道路是不平坦的,之所以说容易,则是因为包括我在内,许许多多平凡的文化从业者,都能从自己做起,实实在在地为我们理想中的东西贡献一点力量。当我和同事一起策划未来的演出安排时,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思考,如何把手里的传统文化资源玩出一些新花样,又或者从国外引进什么前所未见的表演形式。与此同时,我们也致力于打破音乐表演形式的框架,在不同媒介形式之间尝试各种各样的融合创新。一个音乐厅的创造,在14亿人的文化市场里或许翻不起多大的水花,但只要有更多和我们一样的人,在做着一样的事,让传统文化、现代文化、本土文化、国际文化在这片土地上共同成长,交相辉映,我们必然能在“美美与共”之间,让祖国的文化事业发展得更加繁盛。
42、全民抗疫为公民道德建设带来启示。
43、朱海林。今年年初,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中国展示出超常规的效率,抗疫效果显著。背后除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有效的公民道德建设同样起到关键作用。
44、疫情防控工作的展开。面临一系列复杂的伦理冲突,全体公民对危机的应对,也是一面社会道德的镜子。在现实层面,疫情防控涉及公共卫生、法律政策和社会管理等诸多方面,从伦理学角度出发,则存在价值观和道德观层面的伦理冲突。
45、实际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环节中存在的伦理冲突,是公民主体所面临的不同道德价值之间的冲突,公民在疫情防控各个环节做出的选择,都是从个人道德认识出发确立的,是在公共政策措施和行动方案中不断权衡取舍的过程。
46、比如。尊重公民的自主性,是生命伦理学基本原则之一,但在疫情防控过程中,政府作为维护公共健康的义务主体,必要时有对个人自由实施干预以维护公共健康的义务,以便更好贯彻防疫政策,使公共健康的效用最大化。
47、社会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必然采取全国性干预措施,这要求公民自觉遵守公共防疫要求、积极配合国家防疫政策。比如驻守家中、出门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等。在大规模干预措施中,最严格的是“封城封路封村封小区”以及追踪和强制隔离。
48、为了疫情防控效果。国家对患者行动轨迹等信息予以公开,这是基于疫情防控的具体语境和客观现实需要,是为了优先保障公众的知情权,让公众了解、远离传染源,使政府有效隔离、切断传染源,从而阻止病毒扩散。这样的公民义务,同样是诸如《传染病防治法》等法规的要求。
49、根本上,我国疫情防控工作对公民道德的要求,有利于实现国家与社会“最大善的目的”。防疫所要求的公民个人道德、责任和义务,需要个人在道德伦理的星空下,不断进行价值排序,区分各种道德价值位阶的关系,最终超越伦理层面的冲突,做出正确而又符合公共利益的个人选择。
50、疫情防控中,公民道德的进步,还体现在人们对广大医护群体的关怀。在珍视医护群体、尊重医护工作者方面,社会逐步形成更多共识,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化解和减少医患矛盾。抗疫过程中,社会上客观看待那些感染病毒的少数人群,尊重他们的个人隐私,来自社会的平视,能够给他们带来温暖,有助于全社会更科学地认识病毒,正确恰当地对待病患。
51、近期,“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在疫情防控中,普通公民表现出的崭新道德风貌,是社会公共道德进步的充分印证和集中展现,为今后公民道德建设带来了诸多启示。
52、首先,要注重道德要求的层次性。抗疫过程中,我国社会所展现的道德水准,有体现英雄和先锋模范的“先进性道德”,也有涉及普通公民生活中自觉遵守公共防疫要求的具体方面。社会公民道德建设的进程,后者的涵养提升更为基础。
53、其次,钟南山、李兰娟等人进入校园,现场气氛便秒变“追星”现场。这启发我们,可以发挥先锋模范的道德引领作用。
54、最后。要善于从传统文化中提炼有益资源。哲学家牟宗三说过,中国文化的核心是生命的学问。有时候,普通人遵守公共防疫要求,其实是“人命最重”等传统文化的体现。这说明从传统文化中挖掘、整理、提炼道德观念和伦理精神,并不断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可以使公民道德建设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上的就是关于文化强国对年轻人意味着什么的内容介绍了。
关于tiktok陕西和挖宝藏周报:一周最值得看的新闻看这里(9月14-20日)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jpg)